-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定律 一.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颗粒式遗传的另一个基本概念 遗传因子是相互独立的 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多基因杂种的分离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一)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超显性 镶嵌显性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1、互补作用(分离比为9:7) 由两种基因互补,共同决定某一性状,当两者任缺一个,或都缺少则表现隐性性状。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2、加性基因(分离比为9:6:1) 当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最为强烈,双隐性基因表现最弱。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3、重复基因(分离比为15:1) 两对基因的表现形相同,只有双隐性才表现不同。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4、显性上位基因 (分离比为12:3:1) 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一个基因对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显性称为显性上位。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5、隐性上位基因(分离比为9:3:4) 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一对纯合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显性称为隐性上位。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二)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6、抑制基因 有很多种抑制基因。例三色堇花瓣上花斑的形成由S和K控制,另外有I和H两个基因控制花斑形成。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三)基因的多效性 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型效应叫做基因的多效现象(pleiotropism)。 二、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 (四)多基因效应 有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蕃茄果实颜色组成成份合基因效应 三、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形效应 (一)外界环境条件与性状表现 三、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形效应 (二)个体发育与性状表现 三、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形效应 (三)表形模写 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表型受两类因子控制:①基因型—遗传;②环境。 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基因型改变,表型随着改变;环境改变,有时表型也随着改变。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phenoeopy),或称饰变。 * * F1 黄圆 (YyRr) X (yyrr) F1配子 绿皱配子 测交子代合子 YR YyRr Yr yr Yyrr yR yyRr yr yyr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