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3 电磁原理 知识目标: 1.正确描述电磁感应原理,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关系,变压器工作原理; 2.简单叙述磁路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汽车上常见的电磁元件。 能力目标: 1.能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能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力的方向; 2.会做电磁感应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分析变压器电路、汽车点火线圈结构、工作原理及点火系电路。 建议学时: 16学时 3.1 磁的基本概念 自有天地以来,即发现在含有Fe3O4的铁矿中,具有吸引铁屑的现象,就是今天所说的“磁性”。19世纪初,德国数学家高斯开始研究地磁效应;接着,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上电流的导线具有磁效应;后来,法国的安培证明了电磁作用与电流的关系。今天,我们都知道电能够产生磁,而磁也可以感应生电,并且在汽车电子工业上,更是广泛地运用了电磁原理来制造元件、控制电路。 3.1.1 磁的特性 一、磁铁的特性 二、磁场 地球本身就具有南北磁极,其位置与地理上的南北极稍有差距,并不完全一致。北磁极是在加拿大北部的威尔斯岛附近,南磁极则位于南极大陆上的维克斯地。因此,在地球周围大气内便有磁性现象。 一、磁铁的特性 (1)具有南北二极:静止时恒指向南北,向北方的为N极;指向南方的称S极。 (2)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磁铁磁性强弱用所发出的磁力线的多少来表示。磁性以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4)磁力线方向自磁铁N极发出到S极,再从磁铁内部S极回到N极,完成磁回路。若以三维空间来看,则磁力线所构成的空间,很像一个甜甜圈,如图3-1所示。 图3-1 磁铁的特性 二、磁场 磁力线虽然看不见,但是磁力却是存在的。为了便于了解,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认为由许多磁力线所构成的连续场就叫做磁场。有时也称做磁通。磁场具有一些性质。 (1)磁场内部的磁力线为一封闭的曲线。 (2)磁力线绝不相交。 (3)磁力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场强度较大处,其磁力线也较密。磁场最强处在两极。 (5)磁力线有排他性,故同性相斥;磁力线具弹性,可自由缩短,故异性相吸。 3.1.2 磁化、磁通密度 一、磁化 二、磁通密度 一、磁化 使不带磁性的物体变成带有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在磁化过程中,物体的磁分子会成规则的排列,磁化的方法有: (1)摩擦:拿一小块含碳量高的铁,不断地和天然磁石摩擦,则这块铁将会变成永久磁铁。其磁性将一直保有,除非受到大的撞击。但是,含碳量较低的软铁则无法成为永久磁铁。 (2)直流电感应法:将待磁化的物体绕上线圈,并通以直流电源后,即可使此物体带有磁性。这也是目前工业上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如图3-2所示,在通电一短暂时间后,螺丝刀便具有磁性了。 图3-2 磁化 二、磁通密度 磁场强度一般均用磁力线多少表示,而磁力线的数量称为磁通量(Φ)。磁通量的单位在M.K.S制中用韦伯(Wb)表示。磁通密度则是指每单位面积内,垂直通过的磁力线数目,即: B =Φ/A 式中:Φ ——磁通量(Wb); A ——面积(m2); B ——磁通密度(Wb/m2)。 磁通密度也叫磁感应强度。 3.1.3 磁的应用 一、磁化 二、磁阻 一、磁化 将一片未见磁性的铁片,靠近磁场,则铁片也会被磁化成磁铁,如图3-3所示,在贴片靠近磁铁N极的地方(磁力线的进入端)会被感应成S极,铁片的另一端则被感应成N极。因为异性相吸,从而使铁片被吸动。 图3-3 铁片被磁化 二、磁阻 磁学中的磁阻就如同电子学中的电阻一样,磁场分布中的磁力线总是寻找一条磁阻最小的回路。而铁的磁阻比空气的磁阻小。如图3-4所示,在相同线圈匝数与电流值的条件下,以中间放入导磁体的铁芯所感应的磁力最强,空气芯次之,而以抗磁体的铜心材所感应的磁力最弱。 图3-4 磁力与中间导磁体的关系 如图3-5所示,汽车中常见的继电器,在线圈中有一铁芯,磁导率可增加到20 000倍,所以只要有小电流通过线圈,就可产生很强的磁力,将铁片吸下,使触点闭合或打开。 3.2 电与磁的关系 最早发现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国的物理及数学家安培,为了纪念他,电流的单位便取作“安培”。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做实验时首先发现,当一根导线通上电流时,会使导线附近的磁针产生偏转,如图3-6所示。并且,导线下面的磁针会与导线成垂直方向。 图3-6 奥斯特的实验 自奥斯特发现电流会产生磁场的现象之后,紧接着安培就根据此现象提出解释,而发表了“安培右手定则”。 3.2.1 电磁效应 所谓“电磁效应”方面的研究是指在导线上通以电流来观察因磁力线变化使导线运动的科学。简言之,电磁效应即是由电产生磁的现象。 安培于1820年实验发现:在两平行导线中,通以电流,则平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