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规划城规试题.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南京城市规划 东吴建业城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9月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都城位于鸡笼山之南,东凭紫金山,西接石头城。城市规划受周礼影响,同时结合地形山水,表现出礼制规划和因地筑城的结合。 中国古代南京城市规划 明朝应天城 明朝的南京城初步奠定了今天南京的城市布局。明朝的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都城、外郭四道城桓。都城以外有3个功能区,东部为陵墓区,南部为厩牧寺庙区,西部水陆码头云集,为繁华市区的外延区。。都城以内东部为政治活动区,南部为经济活动区,北部为仓库城防区。 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规划 1928年1月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聘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和工程师古力治主持,聘请吕彦直建筑师等国内专家相助。 1929年12月,《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首都计划》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 《首都计划》的指导思想提出宏观上采纳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明确提出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道路系统引进了林荫大道、环城大道、环型放射等新的规划概念与内容,以美国矩形路网为道路规划的理想模式。 首都计划 规划的国都界线,南起牛首山,北至常家营,西至和尚路,东至青龙山,界线全长117.2公里,面积855平方公里。远期人口规模预测至百年后,远期南京城市人口为200万人,以六年为近期期限。规划分区为:中央政治区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市行政区在鼓楼以北的傅厚岗;两个工业区在长江两岸;住宅区分三个等级,除旧城区外在城北另设高级别墅区;商业区在明故宫;文化区在鼓楼、五台山一带。    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规划 总体布局 道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路网密度高,交通组织灵活。规划的干道有:中山路、陵园路、子午路、热河路、太平路、朱雀路、白下路、玄武路、中华路等。此外还有专为党政军机关规划的国府路、黄埔路、中央党部路。计划还拟将旧城墙辟为环城大道,成为风景路。市内交通保留从下关至建康路的宁省铁路。计划在新街口建立环形广场,周围成为全市交通、商业、金融中心。 道路系统 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规划 在交通规划上,城内道路拟分干道、次干道、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四种类型。环城大道拟利用明代城垣改筑为能行驶小汽车的“高架”道路,城垣内侧拟筑林荫大道相辅,供游人通行。市郊公路共设九条,以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并以横路联络“状如蛛网”。铁路规划考虑了新线铺设的走向、总客站位置的调整以及火车渡船、过江隧道的设计构想。其中作为近期规划的客站选址,拟模仿欧美模式,总客站设于将来市中心位置——明故宫、富贵山之间,意在促进其成为繁盛的商业区域,以此引导城市中心区向东迁移。港口规划以美国各大内河港为样板,试将南京建为国际贸易港口。南京港分为下关、浦口两部分。飞机场规划设有红花圩、皇木场、沙洲圩及小营四处。红花圩机场紧接中央政治区之南,平时作为民用,战时可作军用机场,用来保护政治区 交通规划 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规划 建国以后的南京城市规划 建国后,从1950—2000年共进行了深浅不同的总体规划7次,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1980年、1992年编制的经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1980-2001) 规划的范围包括南京市区及六合、江浦、江宁三县共4,71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为1985年,远期至2000年。规划目标为“把南京建设成为文明、美丽、洁净的园林化城市。城市性质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圈层结构 中心圈层--市区,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古都的遗址;科研文化国际活动的中心。第二圈层为蔬菜、副食品基地和风景游览区。第三圈层有沿江三个卫星城、三个县城和两浦地区。这些城镇和地区为南京外围相对独立的生产基地,以接纳市区疏散外迁的单位和人口以及外地迁入的工矿企业和科研教育单位。第四圈层是市域内农田、山林。第五圈层是远郊小城镇。 在“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规划以圈层式城镇群体的布局构架进行。 规划市区内以鼓楼--新街口为轴心,约2公里半径的椭园地带为核心区,范围东到龙蟠路,西到虎踞路,南到内桥,北到新模范马路,主要由党、政、军领导机关、重点大专科研单位、大型商业设施和质量较高的居住区组成。核心区外围3至4公里半径的环带地区,主要是机械加工、仪表、轻纺工业及相应的住宅区。它的外侧,南北是铁路、仓库和江、河、港口,作为客货运输集散地,是市区对外交通枢纽。市区东部为风景游览区,西侧是沿江沿河主要蔬菜副食品基地之一。 市区规划 1978年南京建成区面积116.18平方公里,人口113.76万人,平均每人用地达102平方米,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考虑到南京地理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