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2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 (1)工具:轮船、_____。 (2)作用: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 _____。 2.通信: (1)工具: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_________。 ②20世纪初,开办了无线电报。 (2)作用:促进了信息的快捷传递,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火车 商品的 流通 有线电报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和电影: (1)传入: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我国。 (2)作用:丰富了人们的_________;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 镜头。 (3)发展: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 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精神生活 2.报纸: (1)概况:最早是在上海等城市的外文报纸;中文报纸出现,最著 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 (2)作用: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_________的主要传媒工具。 3.商务印书馆: (1)创办:1897年在_____创办。 (2)内容:出版当时使用的____________等。 (3)地位: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申报 了解社会 上海 课本和字典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背景:_________后,_________颁布法令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2.表现: (1)变习俗:_____、易服和_________等。 (2)变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_______。 (3)变称谓:取消“老爷”“_____”之类的称谓,代之以“_____” “君”等平等的称呼。 辛亥革命 剪辫 废止缠足 握手礼 大人 先生 民国政府 四、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评价:变化有限。 1.轮船只在_________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数量很稀少。 2.电影和报纸,只有在_____才能看到。 3._____成为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4.社会习俗方面,传统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沿海沿江 城市 照相 【记一记】 ☉巧学速记1 十九世纪变化大, 轮船火车传天下。 有线电报始架设, 远隔千里能传话。 ☉巧学速记2 西方文明传中国, 文化生活也变化。 新生事物方方面, 照相电影和印刷。 上海《申报》最著名, 商务印书规模大。 ☉巧学速记3 民国政府始觉悟, 改变落后旧习俗。 剪辫易服废缠足, 握手鞠躬换礼服。 取消“老爷”和“大人”, “君”和“先生”新称呼。 社会习俗趋平等, 文明发展向前进。 【读一读】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解读】这段材料突出表达了铁路的重要性。近代中国铁路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读图学史】 时间:__后政府:__政府法令:__法令 A:_________ B:_____ C:_____ A B C 辛亥革命 民国 剪辫 【线索构建】 A:_________ B:_________ 交通通信 社会习俗 有人这样形容近代以前的中国: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传媒基本靠手,见面就是叩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有何变化呢? 人物介绍:张生,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身份为苏州丝绸商人。 【交通通信篇】 (1)张生因为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大,1885年,张生要紧急往京城送一批丝绸,他可以选择哪些快捷的新式交通工具呢? 提示:轮船和火车。 (2)张生想进一步确定货物的数量和样式,他可采用哪些新的方式尽快联络到远在京城的买家呢? 提示:电报和电话。 【文化生活篇】 (3)张生亲自去京城送货,顺便考察一下北方市场。到了京城,他特别想把京城风景带回苏州与家人一起欣赏,为此煞费苦心。好在他发现了一种新玩意儿,让他家人感觉身临其境。他到底使用了什么? 提示:早期照相机。 (4)转眼到了1905年,张老爷子到京城参加商会活动时又遇到一件新鲜事——看活动照相,京剧大师谭鑫培在画上表演。这是怎么回事? 提示:我国早期电影出现。 (5)1912年1月2日,70多岁的张老爷子已经富甲一方,他赋闲在家,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想了解有关昨天大总统上任的事情,又有什么途径呢? 提示:通过我国发行的第一份报纸《申报》了解。 (6)张老爷子还喜欢看书,这些书大多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呢? 提示:商务印书馆。 【社会习俗篇】 (7)张老爷子因为看不惯小孙子的装扮,独自生起了闷气。还没消气的他得知大总统刚上任的消息,决定专程赶到南京,一睹大总统的风采,顺便看看最新的世道,省得孙子批评他不进步。从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