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高效精密加工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菊东博士学位论文 23.磨削淬硬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工程, №11(2003) 24.基于磨削加工的表面形变淬火工艺—磨削淬硬.工具技术, Vol.38(7)(2004) 25.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ind-Hardening of Steel AISI 1066.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Xi’an, China 26.冷却条件对65Mn钢磨削硬化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工具技术, Vol.38(9)(2004) 27.梯度聚晶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开发.工具技术, Vol.38(10)(2004) 28.40Cr钢磨削淬硬层组织形成机理的研究. 材料热处理学报 Vol.32⑿ (2007)(EI收录) 29.磨削淬硬加工中两侧方向毛刺的形成与控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收录) 30.40Cr钢磨削淬硬层的磨损试验研究. 金属热处理 Vol.32⑿(2007)(EI收录) 4.磨削淬硬发展展望 ★系统深入揭示磨削淬硬的形成机理; ★★确立出磨削淬硬自淬火的临界条件; ★★★磨削淬硬加工的主动控制技术开发; ★★★★开发并研制适用于磨削淬硬加工的新型砂轮; ★★★★★磨削淬硬加工工艺优化; ★★★★★★拓宽磨削淬硬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       谢 谢 ! 2.高速加工工具系统 ★ 尚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 ★刀柄新型材料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高速刀柄设计理论与方法; ★刀柄结构与参数优化方法; ★机床—刀具接口 (工具系统)动平衡检测及控制; ★工具系统安全性的评价及其标准; ★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三、研究工作及成果 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前沿。通常是指零(部)件经过机械(包括特种)加工后,其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都达到很高水准,表面质量(包括棱边尺寸及形态)达到很高水平的加工技术。 (1)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概念及水平 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2)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概念及水平 0.3~0.025 0.12~0.06 0.25~0.13 0.25~0.13 ≤0.005 2.5~0.75 0.7~0.2 1.25~0.38 1.25~0.38 ≤0.01 尺寸 圆度 圆柱度 平面度 表面粗糙度Ra 超精密加工(μm) 精密加工(μm) 项 目 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实现超精密加工的基本条件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理论体系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基础共性技术 金刚石刀具的开发及应用 加工系统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3)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研究主要内容 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4)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内涵 微观特征量 尺寸 棱边(毛刺)形态 { 棱边质量 加工硬化 表面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 表面质量 { 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 (5)实现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基本条件 ▲ 超精密加工机床 ▲ 金刚石刀具 ▲ 洁净稳定的加工环境 ▲ 误差补偿系统及测量仪器和装置 (6 )主要影响因素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机床 误差补偿 其它 加工机理 操作技术  刀具(砂轮) 测量技术 环境条件 3. 毛刺形成及控制 硅片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切屑 3.毛刺形成及控制 Al Mg Si 05 铣削;(b)Al Mg Si 05 镗削;(C)Sb 37K 刨削; (d) Al Mg Si 05磨削; (e)C15 车削 3.毛刺形成及控制 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破坏或影响下道加工工序的定位; 影响或干扰工件的测量精度: 在装配工序中影响装配质量; 加工中毛刺脱落使工件尺寸超差或使其报废: 零件(部件)上带有毛刺影响其工作效果及实用性能; 工件或零部件加工及运输中对操作者安全构成威胁; 使用中零部件上毛刺脱落成为引起故障的原因之一; 对毛刺进行去除加工通常成为增大加工成本: 直接影响工件表面美观度及影响产品的销售等。 3.毛刺形成及控制 3.毛刺形成及控制 金属切削毛刺分类体系 奥岛毛刺分类体系 L.K. Gillespie毛刺分类体系 K. Nakayama毛刺分类体系 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 3.毛刺形成及控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