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形成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东汉——成熟 清代珐琅瓷 白瓷碗 青瓷莲花盏托 汉代青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 代 釉下彩绘 瓷水盂 (三)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2、唐代陶瓷业成就: (1)唐三彩 (陶制品) (2)两大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3)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3、宋代名窑众多(五大名窑:名称、所在省份) (2)商代到东汉: 陶 釉陶 瓷 的过渡 1、发展趋势:制陶业 制瓷业 定窑 钧窑 龙泉窑 景德镇 耀州窑 宋代名窑分布 浙江龙泉窑 河北定窑 河南钧窑 宋朝官窑精品 宋代青瓷 宋代白瓷 (三)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2、唐代陶瓷业成就: (1)唐三彩 (陶制品) (2)两大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3)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3、宋代名窑众多(五大名窑:名称、所在省份) (2)商代到东汉: 陶 釉陶 瓷 的过渡 1、发展趋势:制陶业 制瓷业 4、元、明:青花瓷(元朝产生、明朝繁荣) 青花瓷 (三)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2、唐代陶瓷业成就: (1)唐三彩 (陶制品) (2)两大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3)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3、宋代名窑众多(五大名窑:名称、所在省份) 5、清代:粉彩瓷 (康熙、雍正)、珐琅瓷 (2)商代到东汉: 陶 釉陶 瓷 的过渡 1、发展趋势:制陶业 制瓷业 4、元、明:青花瓷(元朝产生、明朝繁荣) 清朝雍正粉彩福桃纹瓶 介绍 解说语: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璃质中加入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用,呈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进口彩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有“洋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软,故又有“软彩”之称。 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清朝粉彩瓷 *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1、主要形态 ①官营手工业 ②民营(私营)手工业 ③家庭(田庄)手工业 a.家庭手工业 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属于自然经济。 b.田庄手工业 ①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发展起来的。 ②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田庄经济是一种 自然经济 消极影响 生产规模 产品流向 生产技术 劳动力 田庄(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进行生产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农民自身) 较高 较低 满足官家专用和皇室私用 满足田庄和农民自身需要 大 小 都阻碍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官营手工业与田庄手工业主要有哪些差异? 剩余部分出售 流向市场 不在市场流通 流通方式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经济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武器等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国家垄断的手工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规模上占有绝对强势 民间消费品 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末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以家庭纺织业为主,受小农经济模式的制约 2、“工官”制度 ①概念: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 ②代表: 西汉的“东西织室”(长安)和“三服官”(齐郡) ③特点: a.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b.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c.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d.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e.各行业的封闭性 f.劳动者缺乏积极性 ④评价: 利:有助于推动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弊: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生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弊端丛生 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3、“匠户”制度 ①“匠户”的含义 ②历代王朝对匠户的管理 唐朝:确定工匠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朝:匠户被强制服役; 元朝:编定匠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