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障碍与综合防治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3 间套作对病虫害及田间杂草的影响 叶方等研究红壤旱地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套种可减轻玉米病虫害。 刘丽芳等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控制烟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甘薯的处理减轻了烟草病毒病的危害。特别是对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防治效果达到80%和100%,从而提高了烟草产量和品质。 * 2 间套作的经济效益 彭凤梅等通过菜用型超甜玉米间作魔芋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间作魔芋的产量、效益均明显高于玉米单作。 * 3 间套作根系分布特点 柴强等通过池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蚕豆、玉米/鹰咀豆及3种单作作物生长盛期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玉米/蚕豆和玉米/鹰咀豆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30cm土层中玉米/蚕豆根干重占总根重的比例较单作对照高10.78%,玉米/鹰咀豆较对照低5.78%;根密度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 3 大蒜在间套作中的应用 3.1 玉米 / 蒜苗套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状况 张昱等研究玉米和蒜苗套作体系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状况,得知: 不同套种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较大。套作各处理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比单作有所提高。两种作物不同处理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同样,微生物总数的差异规律与细菌数的差异规律相同。 * 土壤中的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和根系的分泌物,这些酶对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重要影响。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 过氧化氢酶是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的一种重要氧化还原酶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套作使蒜苗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 * 蔗糖酶主要参与高分子有机物的分解,酶促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改善土壤碳素营养状况。套作处理能提高蒜苗和玉米根际蔗糖酶的活性。 碱性磷酸酶能促进土壤中有机磷化合物水解,生成能为植物所利用的无机态磷。各处理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套作没有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脲酶是一种专性酶,能水解有机物,促其水解生成氨和 CO2,其中氨是氮素营养的直接来源。套作对蒜苗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而对玉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显著,其中根系间的非接触效应使酶的活性显著增加。 * 3.2 辣椒套作大蒜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 杨彬等对兰州地区辣椒进行大蒜套作,结果如下: 通过观察记载,对照区与处理区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到5月中下旬,不论是对照区,还是试验区,都有个别植株发病,但前期发病率较低,随着接近辣椒疫病发生旺期的到来,对照区逐渐凸显出发病株数增多的趋势,发病率不断提高。尤其到6月下旬,在本试验棚内,对照区疫病的发生与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得出结论,在辣椒植株边种植大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 3.3 小麦间作大蒜或油菜对麦长管蚜及其 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王万磊等研究探索不同间作方式对为害小麦的重要害虫的影响,得出结论: 在整个调查期间,麦蒜间作田中麦长管蚜无翅蚜的数量一直低于单作田,而有翅蚜的数量则高于单作田。这一结果与干扰作物假说内容相类似。可能是间作作物大蒜对麦长管蚜产生了化学或物理干扰,使有翅蚜数量增加,更倾向于从间作田中迁出。有翅蚜迁出和再次寻找寄主会面临较高的被捕食危险。大量有翅蚜的发生也会使其种群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 * 4 茄子/大蒜套作系统中各指标状况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世界范围内普遍栽培。 设施的发展导致连作障碍现象逐渐突出。 大蒜(Allium Sativum L.),与茄子亲缘关系较远,且两者空间形态差异明显,对于生长因子的竞争能力不同,加之其自身的抗菌能力,是良好的套作作物。 * 2011年-2012年大棚田间套作试验 生物效应: 茄子形态、产量、 抗病相关酶活性和MDA含量 生态效应: 土壤酶活性、 速效养分含量 丰富作物多样性解决茄子连作障碍 设施茄子和大蒜共同可持续生产 * CK NG GG 秋季 春季 * 茄子从2010年开始种植。 茄子分别于2010年-2012年3月19日,3月22日和3月24日定植,当年11月25日拉秧,共3茬。 2010年9月15日,在茄子行间套作普通大蒜和青蒜,同时设置3个试验处理。2011年和2012年,青蒜分别于8月1日和7月20日种植,而普通大蒜均在9月15日种植。所有指标测定从2011年3月开始至2012年11月。 * 通过连续套作大蒜对大棚连作茄子的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