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天气复习研讨
中国天气
?
Char1?西风带大型扰动
1、环流指数(西风指数)
Rossby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
高指数→西风强→纬向环流
低指数→西风弱→经向环流
?
2、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
3、西风带波动
超长波:波长在 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
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个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
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
?
4、长波辨认方法
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
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长波的热力特征是冷槽暖脊
?
5、波速公式
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V·▽ζ的作用,使槽东进;地转涡度平流-βv的作用,使槽西退;
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V·▽ζ和-βv相对重要性。
波速公式讨论:(1)西风强时移动快,波长短时移动快 (2)重叠在西风气流上的一切长波,传播速度都小于纬向风速
?
6、长波调整
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
预报长波调整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长波本身的温压场结构特征及地形影响
②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的相互影响
③紧邻槽脊的相互影响
?
7、上下游效应
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
8、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
一般形式:??自西向东传播,CguC,低纬大于高纬
长波的群速:
?
9、频散波与能量频散
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g≠C,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能量频散: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这种波动最大振幅的传播,也就是波动能量的传播,亦称为能量频散。
?
10、阻塞高压
在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阻塞高压。阻塞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特点:(1)中高纬度(一般50°N以北)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表明南来的强盛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
(2)暖高至少要维持三天以上,但它维持时期内,一般呈准静止状态
(3)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
?
11、切断低压
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空气的联系会被暖空气切断,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叫切断低压。
结构:(1)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在300百帕上表现最清楚(2)地面图上有一冷性高压与它对应。我国最常见的切断低压是东北冷涡,它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而以春末、夏初活动最频繁,它的天气特点是造成低温和不稳定性的雷阵雨天气。
?
Char2?寒潮天气过程
1、寒潮
定义: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其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标准: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凡一次冷空气入侵后,该地区24小时降温达10°C以上,并且最低气温低于5°C的就称之为寒潮。
出现时间:9月至次年5月,春季的3月和秋季9-11寒潮和强冷空气最为频繁。
?
2、冷空气源地
①?新地岛以西洋面上。出现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
②?新地岛以东洋面上??③?冰岛以南洋面上
寒潮关键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
?
3、寒潮路径
?
东路加西路:
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
4、形成寒潮的主要天气系统
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低压、寒潮冷锋
?
5、极涡
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500hPa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称为极涡。它是大规模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科版】201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夯实基础《第23讲 磁体与磁场 电流的磁场》(课本回归+考点聚焦+例题解析研讨.ppt
-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1.3.2 气体摩尔体积研讨.pptx
- 【走向高考】201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2-1物质的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研讨.ppt
- 【课件1】课时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研讨.ppt
- 【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2节-第2课时研讨.ppt
- 【金识源】人教版选修3-1物理:2.6《导体的电阻》ppt课件研讨.ppt
- 【高分突破】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神奇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研讨.ppt
- 一个异步FIFO的设计示例研讨.docx
- 一些材料的发射率研讨.doc
- 一体化动态倒车轨迹视像生成方法及系统(二撰9-15)研讨.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