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烛子起草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烛子起草说明

南烛子起草说明 【名称】 沿用历史名称。 【别名】 乌饭果[1]、南竺子、南烛[2]。 【来源】 本品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名南烛[2]。陈藏器曰:“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李时珍曰:“南烛,吴楚山中甚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三月开小白花。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 [3]。上述文献记载的南烛与现今的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相符。 【原植物】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常绿灌木,高1~3m,多分枝。枝条细,灰褐带红色,幼时带有点状微毛,老时脱落。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3~6cm,宽1~3cm,边缘具稀疏尖锯齿,基部楔形,先端锐头,革质,有光泽,中脉有短毛;叶柄短而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长2~5cm,具有10数花,微具毛;苞片披针形,长1cm,边缘具不明显锯齿;花柄长0.2cm,具绒毛;萼钟状,5浅裂,外被绒毛;花冠白色,壶状,长5~7mm,具绒毛,先端5裂片反卷;雄蕊10,花药先端伸长成管状,花丝有白茸毛;子房下位,花柱长6mm。浆果球形,红色,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5mm,萼齿宿存,内含白色种子数颗。花期6~7月。果期8~9月[1]。(见图1) 【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2]。 【采收与加工】 8~9月间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1]。 【成分】 干燥果实含糖分约20%,游离酸7.02%(以苹果酸为主,柠檬酸、酒石酸少量)[1]。 【性状】 根据商品药材并参考文献[1,2,4]拟定。 【炮制】 参照文献[2]拟定。 【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均参照文献[1,2]拟定。 【用法与用量】【贮藏】均参照文献[2]拟定。 参 考 文 献 [1]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 1562页 [2]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中药材标准 1998年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87页 [3]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校点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年 2107页 [4]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中药材标准 1994年版 209页 廊坊市药品检验所 崔志海 4 图1 乌饭树 1. 花枝 2. 果枝 3. 花 4. 果实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