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ZM《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讨论: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阕:月下饮酒(写景) 借景抒情,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对月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再听朗诵)驱谴想象 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和联想?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 朱阁、 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想象:明月 青天 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1 找出这首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词句 2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 本词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表达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与作者对话: 展开想象, 领会情感。 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与环境对话 :拓宽视野, 加深体验。 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归纳小结: 上阕: 望月(写景) 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想象: 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阅读方法: 能力迁移: 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用于怎样的语境中。 * * 水调歌头 苏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与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北宋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六年多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清朝词评家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苕溪渔隐丛话》) 学习目标: 1、感受词人月下情怀,学习他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3、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阅读对话三途径: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与环境对话。 与文本对话 : 感知内容, 品味语言 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朗读训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 宫阙 ( ) 琼楼 ( ) 绮户 ( ) 婵娟 ( ) 不胜寒( ) 丙辰 ( ) què qió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