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概念.ppt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创伤简介 一.创伤的基本涵义与特点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一)道路交通事故创伤发生的特点: 1.发生率高,在临床医学上属常见病、多发病; 2.伤情复杂,往往是多发伤、复合伤并存,表现为多个部位损伤,或多种因素的损伤; 3.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休克、昏迷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 4.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往往影响着临床救治时机和创伤的转归; 5.致残率高. 这些都要求现场急救人员、事故处理人员、医务人员等有关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争取时间抢救伤员生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人员创伤是特殊类型的损伤.由于运动的车辆和人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机制复杂,伤情多变.其中最多见的和最典型的是撞击伤.就撞击伤而言,由于受伤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的不同,伤情可有很大差异.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受伤部位发生率较高的是头部和下肢,其次为体表和上肢.重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创伤的40%,多为多发伤.创伤的性质以挫伤、撕裂伤、辗压伤和闭和性骨折最为多见. (二)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 1.机动车内人员伤情特点: 道路交通事故创伤中,司机与前排人员受伤发生率较后排人员为高. 机动车内人员受伤的基本机理是惯性作用所致,在车辆被撞击的瞬间,由于车辆的突然减速,司乘人员惯性作用撞向车前部,甚至经前窗抛出而受伤.就受伤部位而言,司机较发生头面部、上肢、其次是胸部、脊柱和股部的损伤;乘客较多发生锁骨和肱骨的损伤. 翻车事故时,乘客可被抛出致摔伤、减速伤、创伤性窒息、砸伤等;发生车辆追尾事故时,乘客可受挥鞭伤,出现颈髓、颅内损伤等;困在车内的乘客经多次抛投、撞击、挤压,造成严重多发伤. 2.摩托车驾驶员的伤情特点: 摩托车驾驶员在驾车行驶时,上半身基本上没有保护,易受伤.在乘客座位上的人员,多数是在撞击时被抛出而致摔伤.摩托车创伤致死者中80%的摩托车驾驶人员和90%的摩托车搭乘人员死于头颈部创伤. 3.骑自行车人的伤情特点: 一般说,自行车速较慢,冲击力不大,因自身因素发生的创伤多较轻.当机动车与其相撞而发生创伤时,骑自行车人被撞倒,如头部先着地,则造成颅脑伤,其次是上肢和下肢损伤,或继发辗压伤,或在受第二次撞击造成腹部内脏损伤. 4.行人的伤情特点: 在道路交通事故创伤中,行人的受伤多是机动车辆撞伤,其受伤的作用力 一是撞击力,二是摔伤或辗压.再者,行人因受撞击时所处位置不同和车辆类型不同,伤情特点各异.小车正面撞击行人,直接碰撞行人的下肢或腰部,行人常被弹至车体上方,碰撞到挡风玻璃、车顶而致伤,继而,摔至地面,可发生头颅或软组织损伤,可又遭受辗压;若侧面撞击,先被抛出,后遭另外车辆辗压.大型车辆撞击,多撞击行人的头部或胸腹部,易造成两手、两膝和头面部损伤 二 道路交通事故人员创伤的基本分类 创伤分类有几种方法,如按体表有无伤口分类,按人体的受伤部位分类,按致伤因素分类等.这里简单介绍按体表有无伤口常用的基本分类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对创伤的性质和伤情有一个概括性了解和掌握. 依据体表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即体表有无开放的伤口将创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一般说来,开放性创伤容易诊断,易发生伤口污染而继发感染;闭合性创伤诊断有时相当困难(如某些内脏伤),常需要一定时间的临床密切观察期或一定的检查手段才能排除或确诊.多数闭合性损伤可无明显感染,但某些情况下(如空腔脏器破裂)也可以造成严重的感染. (一)开放性创伤 在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中按受伤机制不同一般可分为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 1.擦伤:是创伤中最轻的一种,是皮肤的浅表损伤,通常仅有受伤皮肤表面擦痕,又少数点状出血或滲血、滲液. 2.撕裂伤:是由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撕裂,多由行驶车辆的拖拉、辗挫所致.伤口呈碎裂状,创缘多不规则,污染多较严重. 3.切割伤: 为锐利物体切开体表所致,如破碎的玻璃、割裂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上口创缘较整齐,伤口大小及深浅不一,严重者可伤及深部的血管、神经、肌肉,甚至脏器.出血较多. 4.刺伤: 有尖细的锐性物体刺入体内所致,刺伤的伤口多较小,但较深,有时会伤及内脏器官。 (二)闭合性创伤 (二)闭合性损伤按受伤机制和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分为挫伤、挤压伤、扭伤、冲击伤和震荡伤: 1.挫伤: 系钝性暴力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多因车辆碰撞、颠覆、坠落造成,主要表现为伤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