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螺旋不满一圈称为弧菌(vibrio),满2~6环称为螺旋菌(spirllum),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的称为螺旋体(spirochaeta)。 弧菌(vibrio):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如Vibrio comma(逗号弧菌,即霍乱弧菌V.cholerae)。 螺菌(spirillum):螺菌为2~6环,细胞小而硬。如Spirillum minus(减少螺菌)、S.desulfericans(脱硫螺菌)。 螺菌容易与螺旋体混淆,要注意区别,螺旋体不是细菌,它是属于螺旋体目的原核微生物,菌体细长柔软,没有细胞壁和鞭毛,而螺菌细胞具有细胞壁和鞭毛。 ◆?Spiral shape that is rigid is called Spirillium. ?If the organism is flexible and undulating, it is called Spirochete. * 一般处于幼龄阶段和生长条件适宜时,细菌形态正常、整齐,表现出特定的形态。 在较老的培养物中,或不正常的条件下,细胞常出现不正常形态,尤其是杆菌,有的细胞膨大,有的出现梨形,有的产生分枝,有时菌体显著伸长以至呈丝状等异常形态。若将它们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又可恢复原来的形态。 * 畸形: 理化刺激 * * 由于菌种不同,细菌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菌种,细胞的大小也常随着菌龄变化。另外,对于同一个菌种染色前后其细胞大小都有所不同。所以,有关细菌大小的记载,常是平均值或代表性数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颗粒状内含物: 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各种颗粒状内含物,它们大多数为细胞贮藏物,颗粒状内含物的多少因细菌的种类、菌龄及培养条件不同而改变。 主要有:异染粒、聚β-羟丁酸、肝糖粒、淀粉粒、脂肪粒、硫粒和液泡等等。 细胞质中的内含物 细胞质中的内含物: 气泡:由蛋白质膜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泡状物。 有些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几个或多个气泡。 气泡的功能: 调节细胞比重,以使其漂浮在合适的水层中。 气泡吸收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供代谢需要。 例:许多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盐杆菌常含有气泡。 3、拟核(或核质体、核区)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细菌DNA:长度:一般为:1—3mm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功能:负载遗传信息。 拟核 (二)、 特殊结构 荚膜 S层 鞭毛 菌毛 芽孢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 根据荚膜的形状和厚度的不同,将荚膜分为四类: 荚膜或大荚膜:黏液状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厚度:>0.2μm。 微荚膜:黏液状物质较薄,厚度:<0.2μm , 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 黏液层:黏液物质没有明显的边缘,比荚膜松散,可向周围环境中扩散,易于菌体脱离。 糖萼:有些细菌具有介于荚膜和黏液层两者之间的结构。 菌胶团: 多个细菌的荚膜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 荚膜的组成:因种而异,除水外,主要是多糖(包括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此外还有多肽,蛋白质,糖蛋白等。 荚膜的生理功能: 保护细胞,抗干燥。 贮藏养料,是细胞外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质。 荚膜可以抵御外界细胞对菌体的吞噬作用。 荚膜具有抗原性。 与致病力有关。 2、鞭毛:某些细菌表面由细胞内生出的细长、 波曲、毛发状的结构。 鞭毛具有运动功能,一般认为鞭毛靠鞭毛丝旋转而动,它们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鞭毛的长度: 一般为15—20 μm,最长可达70 μm 。 鞭毛的直径:为0.01—0.02 μm. 不同细菌的鞭毛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鞭毛数目一般一至数十条。 鞭毛的着生方式: 周生 鞭毛的化学组成: 主要由鞭毛蛋白构成,还含有少量的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鞭毛起源于细胞质膜内侧的基粒。 细胞质区内有一个颗粒状小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