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指导:寿光市教科研中心 刘湘玉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桃花源记》。
师:对,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文章?
生:《归园田居》。
师: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电脑映示)
师:文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读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二、说说。
1、说问题。
师:通过听读文章,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要善于发现,古人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生: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望族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你的学识可真渊博!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了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那陶渊明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其目的是什么呢?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这样说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以此来反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问题3:“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好像有些矛盾?喜欢读书,为什么又说读得不认真呢?
生:过分。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生: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的东西。
师:那他注重是什么呢?
生:“每有会意”,注重的是文章的意旨。
师:这可算得上是上乘读书法哩,我们为它注册个商标吧,就叫____
生:就叫“不求甚解读书法”吧。
师:那你能不能为同学介绍一下这种读书方法呢?
生:拿过一篇文章,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的意思,暂时绕过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再逐步解决。
师:你的悟性可真高啊!课下可别忘了注册哟。(生笑)
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性嗜酒”的“嗜”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愿为他解释一下?
生:“嗜”就是爱好。
师:是爱好吗?有一个词是叫______
生:嗜好。
生:过分爱好才叫“嗜”。
师:据说,陶渊明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谋官。他在当彭泽县令的时候,一到任,就下令部下把自己的属地全部种上糯米,知道为什么吗?对,糯米是用来酿酒。他说:只要有酒喝,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最后,陶渊明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把五十亩地种上了大米,而把 了糯米。可见,在他老人家那儿,喝酒可比吃饭重要的多呢。(众生笑)
生:“造饮辄尽”是什么意思?
(介绍猜读法:结合上下文,联系曾有经验,学生组词:造访,到;浅尝辄止,就)
生:“曾不吝情去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说译文。(适时讲授翻译方法,“信、达、雅”,信,即为忠实可信,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达,即为通达,语句要通顺流畅;雅,文笔要优美,典雅。引导学生直译一遍,再意译一遍。)
生直译为:不曾挂心离开或是留下。
生意译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问题7:“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师: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能了解了,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内容说一说呢?
一生复述
3、说内容。
师:有人说,陶渊明的文章都达到了“入画”的效果,如果说我们刚才背过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中分别描绘了一幅风景画,那么,你觉得《五柳先生传》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生:风格画、人物画、肖像画、自画像……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见地,我们还是叫它“人物画像”或“自画像”吧。
你们看,不经意的几笔点染,就把“五柳先生”的音容笑貌全给勾画出来了。这篇文章是按照史传体例写的。这种文体最早见于《史记》,它一般分为“传文”和“赞”两部分。前者用来叙述人物的生平行事,后者用来评价人物品格。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你看一下,作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