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第三章物质环境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物质环境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分布 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进出细胞。 水对稳定环境温度的重要意义 水体温度不象大气温度那样变化剧烈。 (一)水的存在形式 水分子具有极性 水具有高热容量 1kcal/L·℃ ,空气0.24,一般金属0.1 水具特殊的密度变化 4℃密度最大 3℃ 2℃ 1℃ 0℃ 。冰为绝热体 水变相 液态—气态—固态 (二)地球上水的分布 1. 降雨量 (1)纬度的影响: S20o-N20o:低纬度湿润区 S/N20o-40o:降水量最少带 S/N40o-60o:中纬度湿润区 极地地区:干燥地带 (2)海陆位置、地形、季节的影响 离海洋越近地区降水量越大 迎风坡降水量大 夏季降水量最大 2. 大气湿度 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与同温度的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R.H=e/E*100% 相对湿度越大,增发越慢 R.H∝温度, 饱和差值:某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实际水汽含量与之差。(E-e) 饱和差值∝水分蒸发速度 3. 我国的降水量地域分布 二、 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一)植物与水 1. 陆地植物的水平衡 湿生植物:浅根系,根部通气组织与茎叶通气组织相连,抗涝能力强。秋海棠、水稻、灯芯草。 中生植物:根系与输导组织较发达,叶面有角质层,防蒸腾能力较强。多数农作物、森林树种。 旱生植物: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旱生植物 2. 水生植物 3.植物的生产力 每生产1g干物质需要300~600g水; C4植物比C3植物需水量小 (二) 动物与水 1. 水生生物 1)鱼类渗透压调节方式 2) 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ρ水=1000kg/m-3, ρ空气=11.69kg/m-3 水深每增加10m,压力增加1atm或101kPa 深海鱼:皮肤通透性大,骨骼和肌肉不发达,无鳔 上层鱼:鳔 鲸鱼:肋骨无胸骨附着、或无肋骨,膈肌无中央腱。 当潜入深海中胸腔压扁、肺塌瘪、肺泡中气体全部进入血液,血中无溶解氮。 迅速回到水面时,不会因血液中溶解大量氮因迅速减压而沸腾。(潜涵病或减压症) 3)两栖动物的水平衡:淡水-皮肤摄水和主动摄取无机盐,稀尿排水、膀胱重吸收;盐水-体液高浓度尿素 4)鱼对水中低氧的适应 水中氧来源: 水中溶解氧远空气,∝1/温度, ∝压力 增加了从水中提取氧的能力:溪红点鲑 血氧容量提高:鳗鲡、鲤鱼、底鳉 有些鱼忍受缺氧,依赖厌氧代谢提供能量:金鱼 鱼对水中低氧的适应 2. 陆生动物 1)陆生动物水平衡 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 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 保水机制 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角质层、鳞片 减少呼吸失水:水的逆流交换(鼻腔)、气孔开闭 减少排泄失水:肾脏、直肠、泄殖腔、直肠腺重吸收 代谢废物:排泄1克氨、尿素、尿酸需水量300~500、50、10ml 行为适应:喜湿、耐旱、昼伏夜出 2)动物与湿度 妇鼠喜欢潮湿环境 飞蝗相对湿度70%发育速度最快 3)动物与雪被 北温带和高纬度地区的冬季降雪形成稳定的积雪覆盖—雪被。 提供温暖的筑巢场所和丰富的食物; 雪下动物:田鼠、鼩鼱 影响行走、捕食。 雪上动物:兔子、松鼠、貂 改变动物食性 松鸡、黑琴鸡等夏天吃种子昆虫,冬季吃树叶 使多数鸟类迁徙 三、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由于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因此氧分压也随海拔增高而降低,这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一)氧与动物 1. 氧与动物能量代谢 陆地上氧供应充分,动物保持高代谢率,进化成恒温动物。 海拔0m~6000 m,代谢率没表现出随氧浓度而改变。 图表明动物代谢率随环境氧分压而改变可能是一般规律,不随氧分压而改变的可能是一种持例 2. 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 无脊椎、变温脊椎动物血红蛋白在低氧环境中氧离解曲线p50降低,对氧的结合力强(左移),低氧不是限制其生存的决定因素。 鸟兽反之,在低氧环境中氧离解曲线p50右移,低氧成为限制性因子。 人和动物对低氧的适应: 呼吸:过度通气, 肺泡:肺泡余气增加有利于扩散 组织: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缩短气体弥散距离,有利于组织供养。 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均增加。 血液:血液血球比积、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增加 a:动脉 v:静脉 但是 红细胞↑太多→血液粘度↑ →血液阻力↑ →心脏负担↑ →心肌肥大 急性低氧:低氧→肾上腺素分泌↑ →脾收缩→RBC释放↑ 持续低氧→促红细胞素↑ →骨髓生成 RBC↑ 2. 植物与氧 氧的主要生产者:每呼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