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_登岳阳楼用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昔”与“今”之间,未简单的以 “喜”“悲”之词加以填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和无边的宇宙“对应”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有限”之身, 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行吟者, 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愁潦倒的一个孤魂。 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有。 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 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 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 自悼。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出水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孟浩然借写洞庭湖景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练习〗 本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不过《记》在写阴雨、睛明景色时,情景相生;而《登》诗三联写自身经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与次联写景没有直接联系, 两篇最后都抒怀, 但《记》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趣的高远; 《登》诗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战乱而流离。“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同样于“忧时伤乱”中见其忧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所以,可以说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诗、文),大致相同的结构(述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岳阳楼),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忧乐)。 杜甫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景 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烟波浩淼与气势磅礴。 情 孤独凄苦漂泊 忧国忧民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练习试卷.doc
- 第八单元备课教案表式.doc
- 导演基础汇编.doc
- 全国各地区真太阳时查询.doc
-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7课放飞和平鸽PPT.ppt
- 水上运动设施与照明布灯方式.doc
- 游泳池馆照明设计.doc
- 眼部组合.ppt
- 四下复习2.ppt
- 太阳直射点问题.doc
- 数字贸易规则制定2025年趋势与国际贸易标准体系研究报告.docx
- 旅游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策略报告.docx
-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2025年标准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阳台施工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中药炮制新工艺研发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T_CDZX 010—2022_高档优质稻桃秀优美珍栽培技术规程.pdf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协同效应研究报告.docx
-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在智能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与应用案例.docx
- 海上光伏电站建设用海上光伏组件防水性能优化与测试分析报告.docx
-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在物流企业供应链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报告2025.docx
- 大数据存储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与市场规模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