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_ver3解析.pptx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_ver3解析.pptx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作者: 金观涛 刘青峰 社会、人口、社工大组 2013年12月30日 展示内容 第一章 超稳定系统的两种行为模式 第二章 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第三章 一体化结构解体的逻辑 第四章 社会整合危机 第五章 意识形态更替机制 第六章 中国社会的重建 第七章 国民党及其脆弱的统一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第九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十章 大历史观 每组负责两章的整理汇报,并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 第一章:超稳定系统的两种行为模式 1.1 对新历史观的渴求 1.2 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统一观 1.3 中国社会的独特组织方式 1.4 一体化结构和王朝周期更替 1.5 西方冲击下的行为模式 1.6 各章内容简介 第二章: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2.1 对西方冲击反应的迟钝 2.2 太平天国大动乱的历史功能 2.3 “官办现代化”的开始及其局限 2.4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2.5 甲午之战:中国大惊醒 2.6 意识形态危机的类型和阶段 2.7 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 介绍本书第一、二章及本小组PPT整合 黄效茂 学号 姓名 刘妍纯 李志伟 文轶然 刘河庆 王晓慧 严容生 第一、二章小组成员及分工 第三、四章小组成员及分工 第三章 一体化结构解体的逻辑 樊琳 周利华 钱钦 第四章 社会整合危机 王雅 刘兰玲 刘湘君 本组主讲和全书ppt整合:史宇婷 第五、六章小组成员与分工 组长:付晓奇(整合、修改PPT及负责课堂展示) 组员:胡慧(对总体PPT提出修改意见) 丁冰冰(负责第五章PPT) 陈雪娇(负责第六章PPT) 张思璐(对总体PPT提出修改意见) 第七、八章小组成员与分工 组长:黄楚芸组员:欧中英 (主讲) 王爽 黄婉怡 迪丽拜尔 曹薇娜 第九、十章小组成员与分工 组长:陈倩霞 (主讲) 组员:龚俊惠 李梦迪 温秀秀 陈悦欢 陈晓妹 王娟 第一、二章 主讲人:严容生(社会学) 1.1 对新历史观的渴求 现有的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解释假说及其各自的局限性 (1)断裂说:余英时和国共两党都把当代中国社会视为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断裂, 因此都可以统成为“断裂说”。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解释中国与苏联、东欧社 会主义国家的差异。从“文革”中期开始,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中国共产 党建立的政权很像封建王朝之继续,封建色彩浓厚。 (2)“冲击—回应说”:把中国近现代所有重大事件均看作对西方冲击的回应,严重忽略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内部动力。 (3)“传统—现代说”:把西方现代化作为普遍模式,其最大的缺陷是不能理解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和日本几乎是同时在西方冲击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但为何日本可以采取西方模式,而中国却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4)“帝国主义说”:其虽然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但出发点仍是西方中心论,忽略了东方国家在近现代变迁中独特的文化、社会组织方式。 2. 从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统一观出发解释中国近现代变迁 (1)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统一观:通过对近代以前历史的长期研究,总结出中国社会在大时间尺度上呈现的结构特点和演化模式,然后再将它放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形变。 (2)如何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P5-6) 首先,从古代史研究出发,指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现象:社会结构的停滞性及社会的周期性大动荡。一个系统通过周期性崩溃遏制进步和演化,长期保持特定的组织形态,这正是超稳定结构所具有的属性。 其次,用超稳定系统假说来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 假说前提:古代中国社会处于与世隔绝的相对孤立状态。所以,当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再也不能保持其相对孤立状态时,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组织方式将和外来影响结合,塑造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特有方式。 1.2 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统一观 1、意识形态:(P7-8)设立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依靠士阶层作为大一统国家的组织者。这种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