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栌(Cotinus coggygria)别名 红叶树、 烟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冠圆形或伞形, 小枝紫褐色有白粉。单叶互生,宽卵圆形 至肾脏形,叶柄细长,紫红色。圆锥花序 顶生,花单性与两性共存而同株,花瓣黄 色,不孕花有紫红色羽毛状花柄宿存。核 果小,肾形。 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 区位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精耕细作,技术水平高 3.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 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4.在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 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 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2015浙江嘉兴一模,7)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地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 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 中美洲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热带雨林气候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圭亚那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 降水少 人为原因: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塔尔沙漠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索马里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秘鲁沿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澳大利亚西海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非洲西南部沿岸 热带沙漠气候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澳大利亚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亚热带湿润气候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 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大陆气候 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南半球缺失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 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 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朝辞京华雪满天②,夕过黄河冰塞川。 中原大地麦未绽,青山隐隐武胜关③。 仲冬汉口看菊展,长沙红叶缀满山④。 韶山冲里览风物,霭霭青松赤壤嵌⑤。 清水池塘傍茅舍⑥,鸢飞鱼跃竹万竿⑦。 农村潜力最伟大, 中国革命属发端。 湘赣两省典型多, 星火燎原豹一斑。 七日行抵广州地, 郁郁苍苍浩无边。 灼灼红花排满径,游踪疑是三月三。 应赞祖国地广大,应赞气候各种兼。 应赞资源最丰富,应赞建设更伟观。 应赞天时配地利,人和使我得占先⑧。 工业农业现代化,几十年后请君看。 选自《陈毅诗词选集》。这首诗作于1956年 12月。仲冬时诗人从北京出发,循京广线南 行,7天抵广州。如以候平均气温22℃以上 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10℃~22℃为 春季或秋季,则作者在7天的旅程里经历了 由冬而秋而春的变化。 一、影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最基本的因素 ●下垫面的性质——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 状况 ⑴海陆因素:靠近海洋的地方气温的日变化、 年变化相对较小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