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水晶石
观察·思考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思考
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晶体的特征是什么?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
什么?
一、晶体与非晶体
概念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分类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说明:
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4、晶体的特性
自范性
各向异性
有固定的熔点
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经不同途径得到的晶体
5、晶体形成的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
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表面为粉末的固体
学与问
1.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构成固体中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观察教科书中的图3-5玻璃的结构示意图,构成玻璃的粒子无周期性的排列,是无序的,所以玻璃是非晶体。
学与问:
2. 利用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差异来鉴别玻璃和宝石。宝石是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可用硬度、熔点、折光率等性质来鉴别宝石。
(1)可观察宝石的形状,具有多面体的外形;实验它的硬度,可在玻璃上划出痕迹,初步确定它是晶体?。
(2)可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
(3)可利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
二、晶胞
定义:晶体中重复出现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体心立方
简单立方
面心立方
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平行六面体
无隙并置
晶胞形状:
属于8个小立方体
一个晶胞中含有原子总个数:
(顶点数× + 棱边数× + 面心数× + 体心数)×质点原子数
学与问:
Na
Zn
I2
C
Na:
8× +1=2
Zn:
8× +1=2
I2:
C:
(8× + 6 × )×2 =8
8× +6× +4=8
1、 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层内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C原子数为____个、占有的碳碳键数为____个。
碳原子数目与碳碳化学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练习:
2:3
2
3
2、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钛酸钡晶体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图,它的化学式是 ( )
A.BaTi8O12
B.BaTi4O6
C.BaTi2O4
D.BaTiO3
D
3、下图的晶胞中各有几个原子?
(1)
8× + 6 × =4
8× + 6× +4 =8
(2)
(8× + 6 × )×3 =12
(3)
P64 习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唐趴趴解析.pptx
-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解析.ppt
- 经济政治与职业生活第一课解析.ppt
- 经理办公室设计解析.pptx
- 经络初级(改后)解析.ppt
- 经络护理液解析.pptx
- 经络课程.解析.ppt
- 经络课程解析.ppt
- 晶体材料的声子计算解析.pptx
- 可靠性筛选试验课件解析.ppt
- 超声波检测管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LNG应急储备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含解析.docx
- 湖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
- 们露营旅行课程计划级别1f12-our camping tripF12之旅.pdf
- 文稿thinkgear沟通协议tgstreammac.pdf
- 文本内容德国aoi weeze niederrhein lido edlv.pdf
- adobe premiere cc 2019快速入门教程效果基础学习.pdf
- 道德决策decsion making factor编号制造因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