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园冶》——相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笔记 (《园冶》——相地) 环艺1201 薛铮 201257020 造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场地的地形。所谓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形条件造就了不同的造园手法。如果造园脱离了地形的限制,凭空而造,不但会加大造园的难度,更会失去造园的自然得体之美。《园冶》在“相地”这一篇的开篇,就传达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首先是对于不同园林选址的思考——园林位置不同,造园的手法和方式也不同。造园的位置或在城市,或在村庄,或依傍山林,或联通河沼。在城市造园,可能就要考虑园林的私密性。因为城市环境相对比较嘈杂,私密性较强的园林环境会使游人从城市生活的喧嚣中短暂地解脱出来,享受自然的宁静;在村庄造园,则要考虑对周围山体和树林的利用。相较于城市用地,村庄周围的地形起伏较多,变化较大。所以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地势起伏,则会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山林与河沼更不用说,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特质,依势造园。 其次,“相地”篇也对场地不同的形状有一个总结——有的长而弯,有的宽阔而倾斜,有的地势较高,有的地处低洼。场地形态不用,造园的手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长而弯的地形,可以利用场地条件营造迂回蜿蜒的园路;对于宽阔而倾斜的场地,则可以利用高差的变化,营造出层次感;利用较高的地势,可以建造亭台,用以观赏园景,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低洼处可以做水挖池沼,用以赏水赏鱼,充分利用地形。 最后,在这一篇中,作者也总结了造园过程中的许多具体情况——比如园林周围有其他美景时,不应隔断,而是应该用借景的手法将园外景物引入园中。比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借景的典范。将/subview/83539/83539.htm磬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引入园内,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另外,当园中有树形姣好的古木时,应当保留树木,退让房屋位置。所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难成”。这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一种尊重。 秉承因地制宜的思想,“相地”篇中又具体将地形分为了六大类——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并详细地加以说明。 书中将山林地列为最优越的地形条件,因为它是在所有地形类型中最为自然的一种。从地形特点上来看,山林地首先具有地势起伏变化的特点。而这些非人为的地势变化,一来增加了园林的趣味性,二来依附地形造园,也减少了修建的成本;其次,山林地的植被覆盖情况也比较好,有很多奇珍异草完全可以保留下来以作园景,不用额外地从别处运到园地二次栽植;最后,山林地的整体环境比较清幽恬静,所以在山林中造园,游人可以更好地感受自然的静谧。我认为书中之所以将山林地列为最优越的地形条件,不仅仅是因为它优越的自然因素,也有一定的人文因素掺杂其中。古代文人常将归隐山林作为自己的一种志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无论是朝野还是山野,文人墨客们都喜欢将“隐”作为自己所追寻的境界。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山林更是他们情怀寄托的最好的场所。因此古人喜欢在山林中造园,不仅仅是想享受自然风光,更是想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自然之中。 山林地变化丰富,因此造园手法也不胜枚举。首先,对于山林地,有一些景致是需要保留的:比如峻峭的山崖,参天的古木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增添游园乐趣的景致,自成天然趣味;其次,为了保证园景的丰富性,应在园中设立如亭,廊,台,榭等构筑物。如在绝涧处可假设桥梁,在飞崖上修建栈道,在幽静处设立一些竹舍以作休憩之用,在池沼周围修建亭台,可以观水。最后,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园林的疏密关系,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穿插。既要有较为开阔的景观,比如池沼景观,让人有舒畅,爽快之感,又要有较为私密的空间,比如建于树木掩映中的竹馆,让人可以在其中参禅悟道,享受自然的宁静。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对于感官的考虑。比如声音的设计——风吹过松林的涛涛声,鸟鸣声,落水飞溅声等等,这些也都是园林的一部分。人处于园林之中,不仅用眼睛去感知环境,还可以通过声音,气味,触感等去感受自然之美。园林的材质使得园林有了质感,可以通过触觉去感受。各种植物亦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这也会带给游人不同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在园林的设计中,不仅仅要因地制宜,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也应该以人为本,多关注人的行为及心理。二者结合,才能建造处宜人的园林景观。 继山林地之后,“相地”篇又详细阐述了城市地造园的特点。城市地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活动较多的地段。在城市地造园,不可避免的会有噪声,所以应该选址在相对清静的地方。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在城市中造园虽多多少少会有噪声烦扰,但对人们来说,游园较为方便,正可谓“得闲即诣,随兴携游”。相较于山林地,城市地的地势变化略显单一,地势可能相对平坦,所以这就需要在造园的时候,尽量增添院内的变化,否则园林将会索然无味。比如,可以在交通流线上做些文章,让园路曲折逶迤,以减缓游园的速度,延长行走的道路,从而饱览更多的景致。另外书中还提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