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lind Franklin:DNA光环后的奇女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osalind Franklin:DNA光环后的奇女子

罗莎琳德·弗兰克琳:DNA光环后的奇女子 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 罗莎琳德·弗兰克琳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这个家庭为了变得“比英国佬还英国佬”的目标奋斗了几百年。弗兰克琳还是个小姑娘时就被描述为“令人惊恐的聪明”,习惯用各式各样的数学难题打发时间,并在15岁许愿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她18岁考上剑桥并引发了家庭危机她的家庭非常富有,甚至有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的传统,可她爸爸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愿女儿成为女博士,拒绝支付学费,最后在一家人声讨下她爸才投降。战争爆发,弗兰克琳的研究题目具有战时特征:煤炭的性质及利用她这五页纸的论文现在时常被引)。拿到物理化学博士头衔后已是战争结束,她选择在法国专攻了“碳元素的X光衍射结构学”。不同于别的科学家只是用X光照照单晶,她创造性地用来照大分子化合物并通过复杂的运算推算其结构。她享受着这里的工作氛围、自由和和平,法国美食和文化。30岁那年她决定回国发展并接到了伦敦国王学院的邀请。那是一个研究生物细胞的科学家团体,团队领导者请她来做DNA相关的研究,派了一个研究生给她当助手。实验室的二把手威尔金斯当时正在度假,当他回来继续原本他的DNA研究时他们的关系就乱七八糟了:威尔金斯以为她是帮忙来着,罗莎琳德以为他是单干的搞DNA研究的科学家不合由此开始。 也是在国王学院,罗莎琳德取得了DNA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成绩:凭深厚的物理学素养和绝伦的实验技术,她拍出了被誉为“完美到极致的DNA分子链X光衍射图片”。然而在国王学院度过的这27个月是罗莎琳德一辈子最不开心的日子,在这里她一面怀念着法国的种种好处,一面鄙视着这里以男性为中心的氛围。(甚至禁止她这样的女科学家在男同事的餐厅里进餐) 后来,威尔金斯在没有她授权的情况下向沃森和克里克展示了她未发表的研究数据以及至关要的一组DNA照片(photo51 ,上面包括了各种关键参数和罗瑟琳德的思考。(根据现在对她笔记的研究,当时她已提出反平行原则,许多艰深的工作都由她完成了,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于是很快沃森和克里克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揭开了DNA持久不去的面纱” 。他们1953年发表DNA结构的论文时,罗瑟琳德还为自己的研究能帮到他们表示很开心。 如果罗莎琳德知道威尔金斯干过什么,她可能会红颜大怒,或者不会。事实上,她并没有意识到对DNA结构的探索后面会有什么龌龊的竞争,只是很高兴她要离开国王学院去伯贝克学院伯纳尔的实验室——那儿的氛围要好得多。在那儿她做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先驱性质的研究,还取得了脊髓灰质炎,滤过性微生物学等等方面获得国际好评的成就。没多久这位女科学家就因卵巢癌过世了,病因是无数次进行衍射试验受到过多辐射导致癌变,当时人们并不知道X光对人体的损害,普遍缺乏防护。1958年罗莎琳德去世时只有37岁,单身,甚至没谈过恋爱。1963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沃森他们所引用的数据并没署上她的名字,更恶心的是,几乎没怎么接触过罗瑟琳德的沃森,在回忆录《双螺旋》里竟把弗兰克琳塑造成一个性格乖僻、目中无人的女巫形貌,并刻意贬低甚至无视她的贡献。 我在想,如果罗莎琳德得知当时发生的一切,她会与他们进行什么么? 大抵是不会的吧。她是一个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献身精神的人,而且浑身充满了可能性,在各个领域都能施展魔法,取得不俗成就,绝非那些利欲熏心碌碌之辈可以比拟——哪怕他们各得诺贝尔奖10次,哪怕他们写100本回忆录来歪曲历史以掩饰自己的心虚。因为自己的一辈子活的是什么样子,只有自己最清楚一切荣光,只是别人眼里的。 尽管“天才”这个词已经被媒体玷污了,但我想这是为数不多几个能称呼她的词汇了,至少这个词的原义吧。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的Rosalind Franklin,以及众多湮没于历史的灵慧之星。

文档评论(0)

st4739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