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操作流程 2、方法:比色法 4、步骤 (1)配置溶液 (2) 配制标准液 (3) 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 (4)比色 (1)配置溶液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mg/mL)溶于盐酸(避光保存)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2mg/mL) (避光保存) 亚硝酸钠溶液(5ug/mL) 提取剂:氯化镉、氯化钡——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 氢氧化铝乳液——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乳酸 (2) 配制标准显色液 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相当于1ug,2ug,3ug,4ug,5ug和7.5u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 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后; 再分别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 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玫瑰红色逐渐加深)。 (3)制备样品 样品处理液的制备 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 中和乳酸 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 * (1 (2) 一、乳酸菌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 1.生物类型:原核生物 2.种类:常见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用于制酸奶)。 乳酸链球菌(球状) 乳酸杆菌(杆状) 3.分布: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部都有 4.繁殖类型: 二分裂(无性生殖) 5.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C6H12O6 2C3H6O3+能量 酶 (乳酸菌耐盐,最适pH=5,为发酵中的先锋队) 6.泡菜原理: 思考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 为酸奶?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思考2:泡菜制作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吗? 二、亚硝酸盐 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蔬菜、咸菜、 豆粉中均含有。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易溶于水,可作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 1.危害: 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膳食 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随尿排出。 0.3~0.5g时,会引起中毒 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 亚硝酸盐 pH=3,温度适宜 一定微生物的作用 亚硝胺 (致癌物质) 2.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mg/kg, 酱菜中不超过20mg/kg, 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mg/kg 原料加工 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加调味料装坛 加盐 盐水冷却 泡菜盐水 发酵 成品 测亚硝酸盐含量 3、制作过程 2步:蔬菜处理 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4步:配制盐水 清水与盐按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 盐的作用:调味,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盐含量过低会造成细菌污染。 煮沸(目的):杀菌 冷却:是为了不影响乳酸菌的生命活动。 检查方法:坛口向上,压入水中,看坛内壁有无渗水现象。 无裂纹、无砂眼 坛沿深、盖子 吻合好 火 候 好 5步:选坛 装坛发酵 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并注意发酵过程中补充水。 坛沿注满水是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的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腌制条件 温度不能过高 食盐含量不能过低 腌制时间不能过短 否则会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多后减少)。 6步:泡菜发酵的阶段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蔬菜刚入坛时,蔬菜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产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 发酵前期: 特点:还有一点点氧气,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排出,形成无氧环境,为后面乳酸菌发酵提供条件,乳酸含量逐渐增加,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1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4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2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4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共17张)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6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共62张)试题.ppt
- 人教版物理选修3-2第4章第1~2节划时代的发现试题.ppt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看雪》试题.ppt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5、泉水试题.ppt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泉水》试题.ppt
- 国家审计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与生产力增长的路径.docx
- 跨学科课程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合.docx
- 2025年跨境健身器材市场智能仓储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报告.docx
-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文旅景区品牌升级策略与区域合作实施方案.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深远影响与重要性.docx
- 跨学科课程整合对新闻教育的影响.docx
- 2025年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优化与用户增长策略研究报告:短视频教育与知识传播.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牛津(绿色上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深港朗文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