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与诚信为友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维碰撞: 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然后喝杯过期的光明牛奶,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中午跟同学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烤鸡翅,晚上和爸爸妈妈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注有瘦肉精的红烧肉,一个牛肉毒粉丝,老板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这日子过的…… 请问:你认为这日子过的真正幸福吗? 缺乏诚信 小调查: 认为自己讲诚信的同学请举手。 诚信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思考并交流: 你认为这是件小事吗?如果你是赵明,会怎样做呢? 总结:如果你在小事上经常失信于人,在大事上人们就会对你持怀疑态度。严重的信誉问题甚至会危及生命。 story.avi 千万不要说假话 诚信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的。从现在开始,我们都来做讲诚信的人! 诚---忠诚老实,实事求是 信---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 诚,本义诚实、真诚; 信,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心诚意。 讲诚信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富强 ? ? ?民主 ? ? ?文明 ? ? ?和谐。 ?自由 ? ? ?平等 ? ? ? 公正 ? ? 法治。 ?爱国 ? ? ? 敬业 ? ? ? 诚信 ? ? 友善。 社会主义价值观 你 说 我 说: 请你列举在校园常见的 不诚信现象,并指出它们的危害。 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 2、考试时不独立完成,采取各种作弊手段应付考试; 3、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上签字; 4、讲假话,以学校为由,骗取家庭钱物,用于上网吧,吃零食; 5、编假话,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6、答应同学的事没能办到; 7、做错事,犯纪律,拒不承认错误。 情境一:老师检查作业时,姜 某说做了,但忘在家里了。 情境二:小鹏弄丢了别人借给他 的书,别人向他要时,他都说下 次一定带来。 情境三:天气寒冷,几个学生因 怕冷不想跑操,便以各种理由向 老师请假。 情景四:小青在学校的文具店买东西,售货员多找给了她5块钱。她当时没吭声,出了店门却在想;“我要不要把钱退回去?” 情景五:班里数学测试成绩发下来了,老师让同学们把成绩告诉家长。小虎只考了65分,他却告诉爸爸自己考了85分,心想只要不给爸爸看试卷就行了。 “ 经常不讲诚信会带来 哪些危害? 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集体中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想一想:还有哪些讲诚信的典范?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从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让大臣给全国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有个叫雄日的孩子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他又给种子施肥浇水,他天天看啊看啊,可种子就是不发芽。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许多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突然国王看见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停下来问:“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孩子们问国王:“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国王说:“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 你认为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作为继承人? 实话实说:如果你也是面对国王考验的其中一位小孩,你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事例一: 一位在德国名牌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在德国却找不到工作。他每到一个企业应聘,得到的答复都是“很遗憾,我们不能用您”。原来这位博士生初到德国时因经济紧张经常坐车“逃票”,有过“不良信用记录”,哪怕他学历再高、技术再精,也没有企业会用他。 两位留学生的经历 事例二: 一中国留学生在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