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找到用户的痛点!”
无数营销人产品人每天都在问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定义下什么是“痛点”。
毕竟,克劳塞维茨说过:
本文讲的“痛点”,就是指让目标用户付出某种行动的最大阻碍。
比如在美图秀秀之前,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S)都专注于提高处理图像的性能,这个时候,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并不是图像处理的性能——对大多数人来说,PS的性能已经足够好。
这时,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最大的阻碍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点,而抓住这一痛点,专注于提高易用性的美图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
好了,那么如何像当初的美图秀秀一样发现用户的痛点呢?
其实,只要你具备了基础信息,画一张图就够了。
首先,画一个横向的箭头,把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全过程:
上面应该是一个正常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全部过程:先下载,然后学会怎么用,然后使用它做图片。
然后,你需要找出在每个阶段,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一般来说,可能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有:
性能/效用:这东西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形象:是不是符合我个人形象的?
可靠: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用起来不稳定?
容易:做出该行为是否很容易、不需要思考?
价格:做出该行为花钱多不多?
接着,你先把过去市场上产品聚焦点描成“橙色”:
如果具备行业的了解,你就会发现:过去,以PS为主的图像处理软件专注于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帮助它的使用者塑造“专家”的积极形象。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在图中的15块方格内,阻碍用户的最大因素是什么?(也就是痛点)
你就会发现:下载、学习和使用3个过程都不够容易,而且在下载过程,往往需要付出价格。
(如果不知道,可以进行简单的用户访谈。)
然后,你就可以定位用户痛点了:
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寻找痛点?
因为用户需求和行业都在不断变化,过去被所有人“想当然”认为是痛点的属性,很快可能就不再是痛点,而这时在大多数厂商一窝蜂聚焦于“曾经的痛点”时,你挖掘了新痛点,就可能逆流而上。
大多数人的思维是“基于原有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对的吗?”——“如何比别人更好地提高性能?”
而“寻找痛点”则是考虑“我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提高性能是不是一个好问题?如果不是,应该问什么新问题?”
所以,寻找用户痛点的过程,往往意味着“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原有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如何寻找?你可以用上面讲过的方法,画出用户的整张“痛点定位图”,寻找对用户的最大障碍来源。
在同一个过程中,纵向寻找阻碍用户的最大因素。
比如过去的胰岛素(病人买回家自己注射,用来治疗糖尿病)市场,大部分公司的聚焦点在于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风险”,致力于研发更高纯度、更高稳定性的胰岛素产品。
这在过去是合理的,因为比起纯度10%的胰岛素,纯度50%的胰岛素显然更能解决病人问题。
但是随着大部分知名品牌胰岛素纯度都提高到99%以上,继续提高0.1个百分点的纯度虽然耗费巨额资金,但是对消费者的使用却影响甚微。
这个时候,同类品牌都加入了胰岛素纯度的竞争(类似现在手机轻薄、屏幕等竞争),而Novo Nordisk却重新问自己这个问题:
此时,阻碍消费者使用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然后它发现其实并不是“性能”和“风险”,而是“形象”和“容易程度”。
形象:胰岛素消费者其实都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是糖尿病。
容易:过去的注射器非常麻烦,需要提前消毒并且注射。
所以他们转变了战略的聚焦点,不再花费大量精力提高纯度和稳定性,而是帮助消费者提升形象和容易程度。
最终,他们研发出了这种“笔形”的胰岛素,不容易被识别,帮患者遮盖了“糖尿病人”的形象,同时不需要用针注射,提高了使用的容易程度。
所以,纵向寻找痛点,你需要先找出影响某个环节的全部因素,然后看哪个因素是消费者现在的最大阻碍。
你还可以横向寻找:如果所有的竞争者都在关注用户的“使用”阶段,那么我可能应该看看其他阶段有没有痛点机会。
比如汽车行业,用户前后经过了购买、使用、修理、抛弃(转售)这几个环节。
而在大众甲壳虫之前,欧洲所有的汽车公司几乎都聚焦于用户的“使用环节”。为用户造出性能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让人有面子的汽车。
而甲壳虫却发现:这并不是当时对用户的最大障碍。因此适当降低了在使用阶段“效用”和“形象”上的投入,转而优化所有阶段的容易程度,同时提高使用阶段的适用性(适应更多的路面情况)。
因此大众造出的甲壳虫外观常年不变,也不能让开车的人更有面子,但是容易买到(销售渠道)、容易驾驶、维修方便(因为使用了标准化配件)同时容易转售(因为样子常年不变)。
再比如,70年代在美国主打性价比的汽车品牌,在痛点定位图上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如果问:价格敏感用户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