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动儿童的治疗
? 培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对提高孩子注意力很有帮助: 1、拼图、下棋: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快书。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 2、在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经常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4、让孩子听和看录音磁带和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那种配套图书。它和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对电视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画面,也就是用来看理解故事,并且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损害。而这种图书却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 5、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 让孩子把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也被打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 ·让孩子把1-100基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味的画面。 ·让孩子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孩子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教孩子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孩子来说后面的半句。 ·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孩子:“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家长若能按照以上方法对孩子坚持进行训练,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
家庭治疗的方法
对于儿童多动及儿童注意力严重不集中的患儿,由于在家庭无法采用大规模的训练方法及复杂的训练措施(如统合训练,推拿,正骨术,注意力强化训练,及教师的辅导。今后本网站计划成立专门的训练学校,以收治儿童)在家庭一般推荐以下几点:
1、 尽量多参加户外的体育锻炼
2、 游泳是最好的锻炼方法,特别是蛙泳对于治疗效果最好
3、 训练小儿的平衡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多运动系统特别是运动平衡系统不协调。因此可利用生活中较简易的工具、玩具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4、 大多数孩子的颈椎、脊椎处的肌肉及神经发育较松弛或迟缓。为了促进孩子在这一部位的发育,可对孩子作专门训练。如:面壁一米,趴地推球,每次300下,熟练后慢慢加量。利用专门器械作头朝下运动(健脑.增高器、迷你梅花桩等)。爬在秋千袋中作插钉训练等。
5、 对此种病症的孩子,训练越早,效果越好
6、 在饮食方面,禁食味精,少食饮料、酸奶、糖、膨化食品。易食鸡蛋、牛奶、土豆等类食品
7、 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8、 尽量不要采用利他灵或者喝咖啡的方法,副作用很大。
9、 适当的让儿童玩一些手脑配合的电脑游戏
10、 眼睛发育不良的儿童及早佩带眼镜,并且每年一次校正,以免因为眼睛疲劳加重注意力不集中
11、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家庭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目的是什么?
家庭疗法的目的:
1、帮助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正确认识多动症的性质:多动症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一种病态心理;多动症不是儿童的故意行为,而是一种无法自控的病态表现;多动症不是一种急性、短时的病态过程,而是一种慢性、长时的病态过程;儿童多动症不容易自然痊愈,而是可以用药物、心理等综合疗法治愈。使多动症儿童家长树立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承受能力。
2、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找出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
3、帮助保持家庭的和睦,宽松和充满希望的情绪,克服悲观失望的心情。
4、教会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因为教育方法不得当是造成多动症的重要原因。
家长如何配合治疗多动症的孩子
作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得了多动症和其它病一样,虽然表现不同,但和其它患儿一样需要关心和体贴。不能误认为小孩的病态是“不学好”,“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那些不受欢迎的病态行为而动辄责打,否则加重了患儿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更差,长此下去,患儿的症状势必加重。
家长和老师要多体谅、关心患儿,对其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切忌简单、粗暴或过分迁就;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过度疲劳,保证睡眠;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等等。注重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治病的信心,加强自制力;其次要注意饮食,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第三是家长和老师多体谅、关心患儿,多正面教育,切忌简单、粗暴;第四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整个过程和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注意坚持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