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中考考点详解(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57张PPT)(共57张PPT)研讨
(4)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的缺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 不能控制 反应的速率 5. CO和CO2的鉴别及除杂 (1)鉴别的方法 ①依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 ②鉴别的方法及现象 鉴别方法 现象 通入澄清 石灰水 无现象的是C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通入紫色 石蕊溶液 无现象的是CO;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CO2 鉴别方法 现象 通过灼热 的氧化铜 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CO; 无现象的是CO2 点燃 能燃烧的是CO;不能燃烧的是CO2 (2)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特别提醒】用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CO2中的CO。在 CO2气体中的CO属于杂质,其含量不会很多,而二氧 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能将其中的CO点燃。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CO2(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CO (CO2) 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考点四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高频) 1.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_________。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 久未开启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 做 ________。 2.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和温室效应 灯火试验 供给呼吸 (2)温室效应 ①形成原因:大气中_________含量的不断增加。 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2013年8AB题) 【特别提醒】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②危害:全球气温_______,两极冰川______,海平面升 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③防治措施 a.减少____、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b.开发新能源,如_______、_____、地热能等;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升高 融化 煤 石油 太阳能 氢能 3. 低碳生活(高频)( 2015年2题、 2014年6C题、 2013年1CD题、2010年7题、 2009年9D题) (1)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生活中符合“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减少一次性木筷和餐盒的使用;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 车或骑自行车;节约用电;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提倡纸张的双面使用;开发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发 展太阳能、风能、减少火力发电等。 安徽三年中考 (’13安徽1题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 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力推火力发电 B. 焚烧塑料垃圾 C.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D. 使用一次性木筷 【解析】火力发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温室效 应,A错误;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气体污染物,B错误; 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减少植被,D错误,故选C。 C 2. (’13安徽8题 2分)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 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 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 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解析】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 属于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错误;分子、原子等 粒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间都有间隔,C、D错误。 A 3. (’15安徽2题2分)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 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小明 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 B. 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 C. 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 D. 外出就餐,超量点菜 A A √ 布质购物袋可以循环使用,充分利用资源 B × 物品大量闲置,浪费了资源 C × 经常开私家车,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D × 超量点菜造成了食物的浪费 【解析】 常考类型剖析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