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重点分析.ppt

928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个体的稳态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非条件反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的结构基础?: 2.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之所以能够发生,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了兴奋,兴奋沿着反射弧的五部分依次传导的结果。 2.兴奋: 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二、兴奋的传导 3.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二、兴奋的传导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是( ) A.神经系统 B.感受器→神经中枢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效应器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传递的( ) A.突触 B.突触小体 C.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 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4.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出现( )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受刺激的部位电位是膜外正,膜内负 D.受刺激的部位电位是膜外负,膜内正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小结: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一: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和发音器完全正常。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动作有关。 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二: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报告了另一个病例: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可奇怪的是,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后部(H区)有病变,韦尼克推测,这一区域与理解语言有关,是语言感受中枢。 后人将之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又逐渐发现有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看懂文字,但不会书写,而其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影响; 有的患者其他语言功能没有问题,就是看不懂文字的含义,但其视觉是良好的。 二者损伤的部位依次是颞中回的后部(W区)和角回(V区)。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四: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发现,一般用右手劳动的成年人中,左侧大脑皮层言语区受到损伤,则产生失语症,而右侧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则不发生失语症。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学习与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A神经元 轴突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过程: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C A 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