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常识OK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鸡很可爱,但禽流感很可怕! H7N9禽流感特点及防治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和死亡病例,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担心,为加强对H7N9型禽流感的了解以及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保障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安排此次授课,向大家介绍一下H7N9型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与预防措施。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同时此病毒也能感染人类、猪、马等。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一般为球形,依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的抗原性,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l~N9) H1~H3亚型和N1、N2亚型与人流感有关。 H5和H7亚型通常只感染禽类,其中的一些毒株(以H5N1、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称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influenza) 近年发现禽类能将上述毒株传染给人(主要为H5N1、H9N2、H7N7、H7N2、H7N3 、H7N9),具有启动人类新的流感大流行的潜在威胁 什么是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30%,比如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无一幸免。而我国最近发现的H7N9型亦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 H7N9病毒简介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H7N9禽流感动态 至四月11日17时我国已发现38例H7N9禽流感病例 10人死亡。 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日的通报,截至17时,上海共确诊1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6例,另外6例正在救治,其中一例4岁儿童,经治疗已基本痊愈。 其他13例感染H7N9禽流感的是江苏12例,死亡一例、安徽2例,死亡一例、浙江6例,死亡2例。 专家称尚无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研发至少半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疫苗研发至少需要半年。 对于H7N9禽流感会不会像非典一样大流行,冯子健表示,目前和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没有出现相应病症,上海多位重症患者住院期间陪护亲属均无感染征象。因此像非典一样传播的可能性极小。但是,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以及监测程序和策略的调整,相信未来会发现更多病例。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禽和表面健康携带流感病毒的禽类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 水源:粪-水-口途径 密切接触者:尚无定论 垂直传播:从感染的火鸡所下的蛋中分离出病毒 人机械传播:少数报道个别AIV能直接感染人或其它哺乳类动物,尚未发现人或其它哺乳类动物能直接感染禽。 蚊虫传播:尚未获得确凿证据,但可能性存在 发病季节: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爆发于冬、春季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低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长,传播慢,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 传播途径 H7N9禽流感是透过与家禽近距离接触而传播,而人类之间的传播能力十分之低。尚未见确切病例报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12岁以下儿童及老年体虚患者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病毒特性 存活 4 天 (水温 22 ℃) , 30 天 (水温 0 ℃) 消毒 56 ℃ / 3小时;60 ℃ / 30分钟;煮沸2分钟可杀灭 70%酒精、碘化物、福尔马林、含氯漂白水 传染途径 粪口传染(污染水源环境) 经结膜传染 经呼吸道传染 在同一种动物反覆感染后致病力会变强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 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血凝素 受感染的细胞发生炎症 神经氨酸酶 病毒引起全身急性感染 临床表现 性别与年龄:成人与儿童均可患病,无性别差异。 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