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林健
第*页 5、重视课外学习不可或缺的作用 课外学习的主要特点 满足学生个性需要 形式灵活多样 学生自主性强 实践动手机会多 第*页 5、重视课外学习不可或缺的作用 课外课程模块 工程实践活动 创新实践训练 学科竞赛活动 学术前沿讲座 社会实践活动 公益活动 社区服务 + 课内课程模块 = 现代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 谢谢大家!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的目标 要让学生在一个“实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2) 2、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1) 3、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6) 4、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5) 参考文献: 5、“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4) 6、“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 7、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中国高等教育, 2011(6) 8、“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5) 参考文献: 9、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 中国高等教育,2010 (17) 10、“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 11、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 (1) 12、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5)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jianlin@ sino_british@126.com * * * * * * * * * * * * * *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 课程体系 林 健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基地 报告提纲: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标准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改革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或其他教学环节 学校培养标准细化后的最低一级指标 课程或其他教学环节的组织方式或教学方法 课程或其他教学环节中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学校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1、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根本价值 1、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根本价值 “卓越工程师” 培养标准 “卓越工程师”培养 课程体系 引导设计 实施目标 关联性 独立性 2、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价值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2、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价值 (1)学科专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2)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学科发展的继承性和前沿性 3、反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独有的特色价值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3、反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独有的特色价值 (1)体现高校的教育理念 (2)针对高校的服务面向 (3)突出高校的办学优势 (4)强调高校的行业背景 4、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一、“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第*页 社会对“卓越工程师”发展的要求 大学课程体系设计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卓越工程师”的三个方面要求: (1)综合基础素质; (2)职业发展素质; (3)终身学习和创新素质。 4、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 第*页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 1、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 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第*页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模块1 必修课 选修课 模块2 必修课 限选课 任修课 ···· ···· ···· 必修课 ···· ···· ···· 选修课 模块n 必修课 选修课 1、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第*页 公共基础平台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构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方向模块1 选修课程模块1 选修课程模块2 专业方向模块2 专业方向模块3 选修课程模块3 专业方向模块4 第*页 1、能够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灵活地设计和组织具有不同作用的课程模块,从而构建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 2、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优点 第*页 2、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开放性和实用性。课程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中的课程内容和比例配比,能够相对完整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有针对性调整充实和更新。 2、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优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