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罚款不能能解决乳业问题
罚款能解决乳业问题
发改委一句“六家奶粉企业缴齐罚款”的宣布,为奶粉价格垄断案画上句点,不少人认为高端奶粉的低价时代将要来临。但目前被罚款的多个品牌依然延续反垄断前的销售策略,价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罚款不仅无益于垄断问题,且依靠行政手段也无法解决中国乳业的任何问题。若不能有效引入市场机制,中国乳业的价格虚高、垄断、以及质量安全等问题将会更加无解…
美赞臣等6家价格垄断涉案乳企上缴近6.7亿罚款
上缴6.7亿元罚金 奶粉价格垄断案结案?
2008-2012年进口奶粉单价变化情况 统计局,东兴证券
震惊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此后洋奶粉在中国的销量和价格都迅速飙升。中国奶粉“荣膺”全球最贵称号,奶粉价格高企给中国父母增加了不小负担。
7月初,发改委对合生元等多家乳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8月7日,发改委确认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违反反垄断法,并向违法企业开出约6.7亿元的“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
发改委称,证据材料显示,涉及垄断价格乳粉企业对下游经营者采取了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多种惩罚性和约束性措施,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涉案企业规定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销售,就会遭到惩罚。
8月25日,发改委反垄断局宣布,涉案的六家奶粉企业,已将6.6873亿元的罚款汇入财政部指定的物价罚没收入账户,罚款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发改委反垄断局称,“至此,史上最大罚单的奶粉价格垄断案,已顺利结案。”
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尘埃落定。
乳企维持原有销售策略 罚款不能终结奶粉暴利
进口奶粉在国内销售的费用分解 东兴证券
此前在反垄断调查期间,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份额最大的贝因美曾紧急宣布降价,惠氏也宣布主要产品降价11%,多美滋甚至自贴腰包,通过补贴经销商促终端价格下调。那么这些受到“极刑”的企业是不是从此痛定思痛、降价以避免重蹈覆辙了呢?
然而,通过对6家企业经销商的调查显示,在罚款上缴后,包括多美滋、美赞臣等在内的多个品牌依然延续反垄断前的销售政策,价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甚至部分品牌连调查期间的让利也一并取消。
事实上,多数垄断奶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口头等方式实施价格控制,限定经销商的转售最低价,从而共同推高奶粉的市场价格。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一个品牌来讲,通常情况下,总代理的利润占营业额的10%,经销商、分销商分别占到营业额的15%、10%,门店、渠道等方面相对较多,占到15%~20%。说明中间流通环节是造成奶粉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外,合生元中期业绩显示,合生元上半年收入人民币20.62亿。即便剔除上缴的1.63亿罚金,上半年净利润依然达到4.6亿,上升68.1%,净利润率高达到22.3%。说明所谓的巨额罚金对体量大、利润高、且正处于上升期的乳粉企业来说,只能起到十分有限的警示作用。
罚款并没有触及到垄断问题的根源,如果不从乳粉企业销售策略和模式上入手,挤出销售渠道中的水分,单靠罚款的方式不仅无法使奶粉走下暴利的神坛,一旦企业维持原有的销售策略,收回上缴罚金的损失并不困难,而消费者就会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从三聚氰胺到价格垄断 行政手段难解乳业乱象
2007-2012年国内奶粉进出口量情况对比 中国海关,东兴证券
从三聚氰胺事件开始,行政手段一直是政府解决乳业问题惯用的手法。
彼时占有三鹿34%股权,同时也是近期肉毒杆菌事件主角的恒天然集团宣布三鹿勒令破产,此后三鹿被国企三元集团收购。同涉案的蒙牛、伊利等企业依旧在中国市场,并于近期在工信部主导下进行兼并重组。
但是,中国乳业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从蒙牛的黄曲霉毒素奶致癌,到圣元奶粉致婴幼儿性早熟,从伊利金冠致泄到雅士利异物门,频频被爆出质量问题证明行政手段根本无法解决中国乳业的问题。
相反,国内乳业的黑暗时代让外国乳企迎来光明,从2008年至今,外国乳企凭借其质量和品牌优势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市场份额在短短五年内由20%上升到60%,价格也升了38%。
近日,为中国70%的进口奶粉提供奶源的恒天然集团,相继陷入肉毒杆菌污染和硝酸盐含量超标的丑闻,即使价格昂贵的外资奶粉也无法成为中国乳业问题的避风港。
2012年,共计372件婴幼儿奶粉投诉案,2013年上半年,投诉量翻番,共计744件,其中,外资品牌奶粉的投诉案占60%。美赞成、多美滋、美素、雅培等高端奶粉无一例外。
罚款无法终结价格垄断,反而最终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政府主导乳业也无法根治乳业的质量问题。政府管控和处罚手段的无力反而让企业在质量安全问题上更加放肆,从而为部分企业提供垄断的市场环境,垄断又可能将导致新一轮的质量危机。
中国乳业的根本问题是市场缺少“良币驱劣”的机制。有效引入市场机制,才能解决行业失控、乱象丛生的弊病。
巨额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2024年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数学.docx VIP
- HP DeskJet 2700 多功能一体打印机中文说明书.pdf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全版《边城》ppt课件.pptx VIP
- 2-5《无常》(思维导图)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在泥沙中崛起三门峡(连载3).doc VIP
- 高龄患者的麻醉要点.ppt VIP
- 天安人寿附加吉祥树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条款010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