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承芳方剂学第三讲重点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常承芳 第三讲 各论 祛暑剂 温里剂 补益剂 固涩剂 第五章?? 祛 暑 剂 概说 一、概念 组成药物: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为主 功效:祛除暑邪 主治:夏月暑病 二、暑邪的致病特点 1.?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3.?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4.?暑邪多挟湿 三、分类、适应证 1、祛暑解表—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 2、祛暑利湿—感暑挟湿 3、祛暑清热—夏月感受暑热 4、清暑益气—暑热气津两伤 四、使用注意 1.? 辨暑热和暑湿的主次轻重 2.??暑热耗气伤津者,应配伍益气养阴之品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 白扁豆 厚朴 【主治】夏月伤于寒湿之阴暑证 【病机】寒束肌表,暑湿伤中 【治则】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证病机分析 寒束肌表:恶寒发热,无汗,身重头痛,脉浮。 暑湿伤中:胸闷泛恶,腹痛吐泻,舌苔白腻。 方解 君: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臣:厚朴——行气下气,化湿除满 佐: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 酒——散寒温通 配伍要点:解表与化湿并用,健脾与行气同用。 运用 一、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二、附方:新加香薷散 香薷散加银花、连翘 六一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 甘草 【主治】感冒挟湿,暑湿下注证。 【病机】感冒挟湿,暑湿下注 【治则】清暑利湿 主证病机分析 暑热内盛,伤津扰心——身热、 烦渴。 暑湿下注,气化不利——泄泻、 小便不利。 方解 君:滑石——清热利小便,使暑热从小便 而去。 臣:甘草——清热和中 滑、甘配伍甘寒生津 配伍要点:清热而不留湿,利水不伤正 运用 辨证要点: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病机】感受暑热,气耗津伤 【治则】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证病机分析 中暑受热——身热汗多,尿赤心烦 暑热伤津——口渴 暑热耗气——体倦少气,精神不振, 脉虚数 方解 君: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臣:荷梗——清热解暑,以助西瓜衣清解暑热。 石斛、麦冬——养阴清热,以助西洋参补养生津。 佐:黄连、知母、竹叶——清热泻火除烦。 使: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祛暑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 运用 辨证要点: 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暑热挟湿不宜使用。 学习要点 掌握香薷散的组成、主治、功效、配伍意义、配伍特点、辨证要点 温里剂概述 一、定义:温热药、温里、里寒证 1、组成: 2、功效: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 3、适应证:里虚寒证。 脾胃虚寒 阴盛阳衰 经脉寒凝 4、立法依据: 二、分类: 1、温中祛寒剂 主治中焦虚寒证 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萸、饴糖。 配伍:温中散寒药与益气健脾药同用 代表方:理中丸、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2、回阳救逆剂 主治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 常用药:附子、肉桂、干姜、人参。 配伍:温肾祛寒药与益气固脱药同施。 代表方:四逆汤 3、温经散寒剂 主治寒凝经脉之痹痛。 常用药:桂枝、细辛、当归、熟地。 配伍:辛温发散药与温补阴血药同用。 代表方: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三、注意事项: 1、 辨清寒证所在脏腑,加以施治。 2、辨清寒热真假。 3、阴寒太盛当少佐寒凉药或热药冷服。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