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不是“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风格的延续,而是对印象主义的突破与反叛。所谓“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艺术团体,他们没有发表过宣言,也未办过作品联展,只不过他们与印象主义有密切联系,但创作倾向又与印象主义不同,后来的美术史家为了将他们与印象主义区别开来,冠之以“后印象主义”名称。 后印象主义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再现和对外光与色彩的描绘,他们强调抒发画家的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受和情绪;在造型方面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积;强调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生活形象,即绘画不是科学,要依据画家的主观感受再创造,表现“主观化的客观”。因此,后印象主义画家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千百年来,西方艺术都是建立在客观描绘对象的观念上,后印象主义则开始把艺术从客观再现转向主观表现。后印象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导致了西方绘画同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开始决裂,至此,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产生了,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开始萌发。 后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指塞尚、高更、凡·高。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是对印象主义的一种超越,更是对传统写实主义的一种反叛。 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塞尚认为绘画应当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客观描绘物象。在尊重印象主义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他专注于物象形体和结构的表现,追求一种坚实、永恒、和谐的感觉。他认为物体的结构是永恒的,是不随外界条件和画家情绪的改变而变化的。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是以球体、锥体、圆柱体的形式塑造出来的。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塞尚画画不仅费时而且还要求对象尽可能静止不动。这么苛刻的要求,因此很少有模特愿意为他工作,所以他的作品以静物画居多。 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因为静物可以让他长时间冷静地观察研究,以追求他心中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在作品《苹果和橘子》(左图)中,塞尚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转折来造型。画面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光影,也缺少空间透视。色彩单纯,白色的桌布与鲜艳的水果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出色彩的冷暖关系。画家没有表现物体的质感,刻意塑造了每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塞尚的主要贡献在于一反传统绘画模仿外在世界三度空间的透视现象,而重新寻求一种从自然的秩序中引出的形式结构,追求画中物体的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色彩的冷暖关系。为了探索这种造型的本质,他在静物画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他的作品给人以沉着、冷静和永恒的感觉。 塞尚的出现在美术史上是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美术是模仿再现的艺术;在他之后,美术不再强调客观自然的再现,而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塞尚的艺术对20世纪西方立体派影响较大,他被西方美术史家誉为“现代美术之父”。 《坐在红色手扶椅上的塞尚夫人》(右图) 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是著名的荷兰画家,一生主要创作活动在法国,与印象主义联系紧密,是“后印象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员。美术史上习惯将他与法国的塞尚、高更相提并论。 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接触到更多的印象主义画家,但很快就厌倦了城市的喧嚣而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与高更共同生活在一起,这时期凡·高心情愉悦,艺术创造力旺盛,画了不少光明、灿烂的作品。《向日葵》(下图)便是这阶段的作品之一,也是凡·高最著名、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向日葵是凡·高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在他眼里,向日葵已不是普通的花,而是有着金黄色彩的太阳之花,是热情、光明和生命的象征。他以丰富多变的黄色,奔放的笔触,刻画了一丛插在陶罐中的向日葵。在含有蓝色的白色背景的衬托下,向日葵就像一团团生命幻化的火焰,绚丽灿烂,向人们展示着它那蓬勃的生命力。凡·高说:“这是爱的最强光”。凡·高受到日本浮士绘版画的影响,画中形象几乎没有明暗变化和立体感,但画面单纯明快,极富装饰趣味。那厚重的颜色、铿锵的线条、浮雕似的笔触不但丰富了视觉感受,而且展现出凡·高热爱生命的激情、顽强的意志和狂热的个性。这幅画是凡·高内心情感世界的写照,更是一曲高亢的生命赞歌。 1888年高更与凡·高吵架,致使凡·高精神病发作,恍惚中割去半只耳朵,后住入精神病院,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 《星月夜》(下图)是凡·高生命后期的作品,他以奔放的类似旋风般的条状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光和星星。夜幕下,道路旁的柏树犹如黑色的火焰,狂放卷曲的线条相互扭结着窜向天空,在蓝色和黄色交错的漩涡之中,天空仿佛是一条滚滚向前的湍急的河流,使人感到不安、悸动。这是凡·高那躁动不安的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其中也包含着画家身受精神创伤后的某种非理性的成分。凡·高不看重绘画的真实感,尽力表现内心的激情,他的画没有故作惊人之举,也没有深奥的道理,只是用一种单纯的艺术语言,抒发自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