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膜分离.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膜分离

第4章 膜分离 §4.1 概述 §4.2 纳滤 §4.3 超滤 §4.4 微滤 3.纳滤膜的传质机理和模型 经验公式: 非平衡热力学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荷电模型 其他模型 4.纳滤膜污染 溶质浓度 溶液的pH值 温度 流速和流型 浓差极化 控制方法: 对已经污染了的膜进行清洗。 改变进料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 改变操作方式。 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5.影响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操作压力和料液流速 操作时间 溶质回收率 溶质的分子粒径、极性和电荷 浓差极化 共离子和道南离子效应 离子浓度 pH值 初始通量和临界通量 膜表面电荷 膜面形状和结构 6.纳滤的应用 低聚糖分离精制 多肽和氨基酸分离纯化 抗生素分离纯化 其他制药工业 饮用水制备 超纯水制备 纳滤在抗生素的回收与精制上的应用 抗生素粗制料液 萃取液 萃余液 乙酸乙酯萃取 纳滤( 耐有机 溶剂, 疏水性) ( 传统)真空蒸馏 或共沸蒸馏 浓缩 有机溶剂可 继续作萃取剂 高浓度的抗生素 0.1-1% 抗生素回收 纳滤 有机溶剂 纳滤在各类肽的纯化与浓缩中的应用 传统方法:色谱柱分离, 并浓缩洗脱液 纳滤膜分离( 亲溶剂的MPF-42膜) 可以低温下操作使浓缩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 同时进行产品纯化( 小分子的有机物, 盐, 溶剂都透膜而过) 超滤又称为超过滤,通过膜的筛分作用将溶液中大于微孔的大分子溶质截留,使这些溶质与溶剂及小分子组分分离的膜过程。膜孔的大小和形状对分离起主要作用,通常认为膜的物化性质对分离影响不是很大。 小分子溶质透过膜(称为超滤液),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使原液中大分子浓度逐渐提高(称为浓缩液)。 §4.3 超滤 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泡压法测定膜平均孔径 ??? 利用空气通过膜孔所需的压力与膜孔半径存在的关系,计算膜的平均孔径。 膜水通量的测定 ??? 一定压力下(0.1 MPa),测定单位面积膜片在单位时间内透过的去离子水量。 膜的孔隙率测定 ??? 利用重量法,按下式计算该膜的孔隙率: 铸膜液浓度对膜结构、膜性能的影响 聚合物配比对膜结构、膜性能的影响 铸膜液温度对膜结构、膜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PEG 600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热致相分离(TIPS) 高分子-稀释剂均相溶液的制备。 将上述溶液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如薄膜、块状、中空纤维等。 冷却。 脱除稀释剂。 定向拉伸 晶态聚烯烃在熔融温度下纺丝成膜。 无张力条件下退火。 在垂直方向上对膜进行单向拉伸。 热定性。 痕迹刻蚀法 含中子的235U核分裂带电粒子对10~20μm厚的均相高分子膜进行放射性辐射。 将辐射后的膜放入含有氢氧化钠的刻蚀槽中进行刻蚀。 膜性能的表示法 物化稳定性 分离透过性 强度 允许使用压力 温度 pH值 抵抗性 分离效率 渗透通量 通量衰减系数 脱除率/截留率R 表观分离率RE 分离系数α/β 4.膜组件和膜系统 对膜能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并可使高压原料液(气)和低压透过液(气)严格分开。 在能耗最小的条件下,使原料液(气)在膜面上的流动状态均匀合理,以减少浓度差极化。 具有尽可能高的装填密度,并使膜的安装和更换方便。 装置牢固、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和易于维修。 (1)板框式反渗透膜组件 (2)螺旋卷式膜组件 膜叶 透水网状材料 透过水 浓水 进水 螺旋卷式膜组件组合示意图 (3)管式膜组件 (4)中空纤维式反渗透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组件是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的。 中空纤维外径50―200?m,内径25?42?m。 将数万至数十万根中空纤维制成膜束,膜束外侧覆以保护性格网,内部中间放置供分配原水用的多孔管,膜束两端用环氧树脂加固。 将其一端切断,使纤维膜呈开口状,并在这一侧放置多孔支撑板。将整个膜束装在耐压筒内。 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简图 进水 浓水 透过水 多孔进水管 浓水出口 淡水出口 密封 中空纤维膜 外径50-200μ 内径25-42μ 密封 耐压容器 各型膜组件的比较 RO, DS 很难 低 很低 10000 中空纤维式 RO, UF, MF 难 低 低 800-1000 螺旋卷式 UF, MF, PV 容易 低 高 400-600 平板式 UF, MF 很容易 高 极高 20-30 管式 应用 膜面吸附层的控制 操作费 设备费 比表面积(m2/m3) 膜组件 各型优缺点 膜系统设计 死端操作 错流操作 膜操作方式 膜分离过程 单程系统 循环系统 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形成原因:“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 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 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 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 这种膜表面附近溶质浓度高于主体的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膜表面溶质浓度升高, 增大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差, 使有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