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件 北师大版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东突厥 西突厥 吐 蕃 南诏 一、“天可汗” 1、唐太宗扫平东突厥,设立都督府。 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2、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 “天可汗”即唐太宗。“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称 “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 请婚使节祿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 者为唐太宗。 入藏要经过哪些河流,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大昭寺正门 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拉萨大昭寺 前的甥舅会 盟碑 谈谈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物资、技术与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三、点苍山会盟 云南大理崇圣寺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城西北崇圣寺内。图上的大塔叫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千寻塔的后面,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 大理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高4米,宽2.42米,厚0.6 米,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德化 碑歌颂南诏王阁逻凤文治武功的业绩并记载 了天宝战争的起因。表达了南诏人民希望永 久归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赤子之心。德化碑 是一块象征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和平昌盛 的丰碑。 南诏后裔——白族 南诏后裔——彝族 突厥 吐蕃 南诏 唐 朝 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会盟 小结: 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1、唐太宗消灭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的用突厥贵族管理的机构是: A、都督府 B、都护府 C、将军府 D、都尉府 ∨ 2、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3、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 4、唐朝时,奠定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事件是: A、松赞干布基本统一各个部落 B、松赞干布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C、文成公主入藏 D、金城公主出嫁吐蕃 ∨ 5、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汉族 ∨ 材料阅读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1、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思想观点,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2、“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前者强调“武功”,用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后者强调“文治”,用先进的文化,道德教化,开明的政策来吸引人归附。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