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附).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附)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客运码头 思考:图中有A、B两岸,为什么在B岸建码头? (提示:码头要注意航道深浅) A B 第九码头 凸岸泥沙容易淤积 凹岸泥沙不易淤积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如果任由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发展下去,河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河谷的演变 初期 ______和_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中期 _____侵蚀减弱,_____侵蚀加强 河谷展宽 成熟期 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V 下蚀 溯源 下蚀 侧蚀 槽 侧蚀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沟 谷 降水、 冰雪 融水 汇聚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 侵蚀 沟 谷 加 深 和 延 长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河 谷 侧蚀 出 现 河 湾 侵蚀 堆积 槽 形 河 谷 初期 成熟期 阅读 思考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虎跳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地区河床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二、河流堆积地貌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运能力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组成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B 冲(洪)积扇 ——发育在山前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河漫滩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C 三角洲 形成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您能说出图中A、B、C的地貌名称吗?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 作用力 侵蚀 堆积 搬运 上游 中游 下游 (下蚀、溯源侵蚀) (侧蚀) (侧蚀) V形谷 河床展宽 槽形 冲积扇 洪积扇 河漫滩、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三角洲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及河流的冲积平原对聚落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分小组讨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哪些影响 (提示:从对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区三个方面分别分析)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条件 聚落分布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差 较好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执教:萧五中 汤沈燕 下列各幅图如何与青藏高原某地河谷、长江三峡 、荆江河段 、上海接近入海口 一一对应? A B C D 3.(2009·重庆高考)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 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1)~(2)题。 (1)游客在甲景观地普遍观赏到 (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2)两地地貌形成的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B C (2009·广东高考)“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4~5题。 4.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5.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