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简介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简介背 景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的同时骨转移患者增加,肺癌骨转移已经越来越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对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0版)进行更新。本专家共识的目的是希望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基于目前研究的进展和相关研究数据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切实的帮助。专家共识的产生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肿瘤内科、肿瘤放射、肿瘤外科、影像学、肿瘤心理等;通过复习公开发表的文献(到2013年10月止);根据文献或资料的可信等级确定本共识。编委会荣誉主席:孙燕院士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廖美玲教授上海胸科医院编委会成员名单:(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于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长利天津肿瘤医院王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牛晓辉北京积水潭医院石远凯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孟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沂平浙江省肿瘤医院杨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靖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公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周清华天津医科大学周彩存上海肺科医院郭其森山东省肿瘤医院段建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梁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程颖吉林省肿瘤医院章英剑上海肿瘤医院参与编写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4.2月正式发表!目 录1概述2发病率3病理与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诊断6治疗7临床诊疗推荐增加了临床诊疗推荐,更便于临床实际操作。对于骨痛严重的患者,考虑推荐伊班膦酸的负荷疗法。成功PPT四要素2014版更新重点特别增加了肺癌骨转移的心理治疗,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患者最大获益。针对骨转移采取MDT治疗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2014版更新点1、2、3 Part肺癌骨转移概述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30%~40%。肺癌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6~10个月。骨转移发生于脊柱者占50%,股骨占25%,肋骨和胸骨占12% 。发病机理肺癌骨转移主要是破骨细胞导致的骨吸收,大多表现为溶骨型病变。肺癌细胞转移到骨后释放出可溶性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的介质,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4 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仅50%肺癌骨转移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肺癌骨转移常伴有严重骨痛(最主要症状)骨相关事件(首发症状) (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肺癌骨转移晚期还可出现乏力、消瘦、贫血、低热肺癌患者相关心理痛苦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失望及孤独等,因此,患者心理需求是大量的5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5.1 高危因素 原发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现以下列任何情况均可视为骨转移的高危人群,需进行骨转移相关检查: ①骨痛/骨折 ②脊髓或神经受压症状 ③碱性磷酸酶升高 ④高钙血症5.2 诊断方法 对怀疑有骨转移的肺癌病人推荐进行以下检查:1.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或PET-CT检查2.ECT检查阳性的部位行X线平片3.ECT检查阳性的部位行CT及/或MRI检查4.血常规、肌酐、肝功能、电解质、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查5.2.1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ECT是骨转移的首选筛查方法[23-24]能够早期发现骨破坏的转移性病灶。灵敏度高、但特异度较低。PECT- CT不仅可以提供全身骨骼受累情况,还可以断层显像显示骨破坏的情况,其缺点是价格昂贵[26]。5.2.2 X线X线是最常规的骨骼检查方法,可以显示骨骼局部的全貌,是骨科必须的检查方法。早期病变普通X线检查难以发现,敏感性低(仅44%~50%左右),常比ECT显示骨转移灶晚3~6个月。骨破坏未累积皮质时,易被高密度皮质掩盖而漏诊。但其特异性高、操作简单、能基本显示骨质密度变化且费用低廉,可对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骨质异常进行进一步确认。故仍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诊断工具[22]。5.2.3 CT/增强CTCT可以显示骨骼的细微结构,是目前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为ECT阳性患者的确诊性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骨破坏、并了解破坏程度;增强CT可以显示占据被破坏骨结构中的组织是否具有较正常组织更丰富的血供,而这正是肿瘤组织的特征。较X线、常规CT可获得更多骨微细变化及周围软组织病变信息。5.2.4 MRI检查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能通过横断、冠状、矢状位多角度观察,能详细了解解剖结构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骨,首先先侵犯骨髓(高信号),与骨皮质破坏区形成良好对比,对早期病理改变有较高敏感性,但应与化疗后骨髓局灶性反应性改变相鉴别。应当注意的是许多髓腔MRI信号改变并不是由于肿瘤侵及造成。MRI显示骨髓和软组织解剖清晰,伴脊柱神经压迫症状时首选MRI。但其价格较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译林版九年级下册整册书单词默写表-单词表.docx VIP
-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 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
- 中国古代古典书籍 《钟馗全传》 全本.doc VIP
- 《差异化教学探讨》课件.ppt VIP
- 四棉医院检验科室内质控项目一览表技术指导.docx VIP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25年版2025年修订).pdf VIP
- 2025年浙江高三高考英语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pdf VIP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复习备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重庆翘柏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VIP
- 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样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