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培训分析报告.ppt

住宅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培训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整信息 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是(计算位移) 算配筋时取1.5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 高烈度地区不小于0.50,低烈度地区可取0.7 (计算位移时可不折减)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调整信息 0.2Vo 调整分段数: VSEG = 1 第 1段起始和终止层号: KQ1 = 3, KQ2 = 6 0.2V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此时要求包括小塔楼在内的整个结构的振型参与系数不小于90%。 调整信息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薄弱层判断方式: 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配筋信息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36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36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 36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36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 RWV = 0.25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25 应注意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实配钢筋不小于此配筋率 设计信息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双偏压计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是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