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1)分泌蛋白——常见: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血浆蛋白 三、光合作用的发现 实验的巧妙之处 材料:水绵----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环境:没有空气----排除了氧气的干扰 黑暗环境中----排除了光的干扰 对比实验:极细的光束----使叶绿体上可分为有光和无光部位形成对照实验 必修二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实验原理: S型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联系 联系: ①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2013·深圳模拟)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能使小白鼠致死 B.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感染小白鼠能使其致死 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多糖类不是 一、实验原理 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的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侵染特点 (1) 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2)噬菌体的增殖: 模板:噬菌体DNA。 合成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实验的具体过程: 一、获得标记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 含35S的大肠杆菌 (2)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 含32P的大肠杆菌 二、获得标记T2噬菌体: (1)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 含35S的噬菌体 (2)T2噬菌体+含32P 的大肠杆菌 含32P的噬菌体 三、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 ④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归纳总结: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必修三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的(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R型两种类型 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是由于R型细菌突变的结果 D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蔡斯和赫尔希)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①35S标记的噬菌体 ②32P标记的噬菌体 大 肠杆菌 侵染 侵染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高 低 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搅拌 离心 搅拌 离心 子代噬菌体检测到32P 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2P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蔡斯和赫尔希)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①35S标记的噬菌体 ②32P标记的噬菌体 大 肠杆菌 侵染 侵染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高 低 搅拌 离心 搅拌 离心 1、(09广东高考)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C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 第二步: 。 (2)以上实验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耳鼻咽喉科的几种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试题.doc
- 二保焊相关参数设置整理,仅供参考交流试题.doc
-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稿试题.doc
- 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试题.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考前30天专题一应试提分策略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二排除、优选法课件技术总结.ppt
- 二级C语言强化计划表试题.doc
- 2016届高考第一轮复习_第二课_百舸争流的思想(含第三课部分)—华松技术总结.ppt
-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试题.doc
- 2016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修改病句-结构混乱(2015-11-30)技术总结.ppt
- 二级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综合评审读书笔记gym试题.doc
- 低空经济无人机适航认证流程优化与技术创新趋势展望2025年.docx
- 新能源汽车时代,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docx
-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5年智慧管理与技术创新报告.docx
- 快消品企业2025年渠道下沉策略与区域市场渠道风险管理报告.docx
- 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船舶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分析.docx
- 2025年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在职业教育信息化中的创新与突破.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观光船打造日本群岛特色旅游航线研究报告.docx
-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公共安全管理评估报告.docx
- 职场新人办公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指南报告.docx
- 夜经济特色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品牌推广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