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魏救赵教案
《围魏救赵》教案
《围魏救赵》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的线索。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遇事要冷静,并要开动脑筋,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计划用时】
两节?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所向披靡、以逸待劳”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梗概,了解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思,设疑自探:
1、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为了一统天下,在各国之间涌现了许多经典的战例。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穿越时光的隧道,飞回历史的天空。共同去领略孙膑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惊心动魄的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板书课题《围魏救赵》。
2、看着题目,你能提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帮我们学习?
(预设问题:魏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围他?谁在围他?那赵国呢,他们有什么恩怨?)
3、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不理解的生字词。标出段落的序号。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梗概。?
?(3)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看谁解决的问题最多?
(4)文章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有什么特点?主人公是哪一个?
二、解疑合探
1、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出示小黑板)?
2、分小组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所向披靡意思是草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A、先故意派两个无名将领佯攻襄陵。
B、麻痹庞涓?,然后主力直奔大梁。?
C、最后桂陵设伏。因为此地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一连串计谋的实施,说明了孙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足智多谋、善于分析?)
2、小结:佯攻襄陵的目的是麻痹庞涓,主力好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庞涓回师,逼庞涓回师不但能赵国,而且以逸待劳,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这一切的一切尽在孙膑掌控之中。学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孙膑佩服的五体投地。?
3、文中哪几个成语写出了魏军的失败,同时也反映了围魏救赵的成功?
4、对比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部分的内容。(前段魏国的强大要读的千军万马不可阻挡的气势,后端魏国惨败、 狼狈,要用低沉的语调读。)
三、质疑再探:?
1、?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交流一下吧。
(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全班合作回答,老师及时点评)
2、同学们,你也一定会被孙膑的计谋所折服吧,此时此刻,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呢?
四、运用拓展:
1、试着编题目,考考你的同桌。
2、同学们,我们中华文明文化深厚,历史精彩,英雄人物灿如星辰,其它世界文明不能望其项背。“趁火打劫?、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空城计、苦肉计”等三十六计,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绝伦、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课下阅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找与三十六计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在下一次的读书会上,请每一小组派一位代表,讲一讲你们认为最精彩的三十六计中的一个,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各小组做好协调,最好不要撞车。老师推荐的书籍是《三十六计全集》
附:三十六计
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惶( ) 痹( ) 徉( )
皇( ) 鼻( ) 样( )
2、处理课后作业。
3、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本就是学生爱读爱学的文章,只要因势利导,教学任务就能轻松完成。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就嫌得单薄,因此要进行内容拓展,在第一节课上就布置让学生阅读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恩怨情仇,第二节更是让学生去阅读《三十六计》的相关书籍,无形中这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