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科室培训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2月科室培训详解

医院感染诊断与监测 医院院感办 2015年2月 主要介绍内容 1、医院感染定义 2、诊断医院感染的意义 3、属于医院感染的有哪些? 4、不属于医院感染有哪些? 5、医院感染诊断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诊断医院感染的意义 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医院感染是治疗医院感染的前提 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是作好医院感染监测的基本条件 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爆发控制的关键 下列情况肯定为获得性医院感染 1、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 2、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时以后者。 3、病人发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间获得的。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又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症的迁徙病灶)。 5、在已知病原体的原有感染部位又分离到新的病原体(除外污染菌,复数菌或混合感染),属另一次医院感染。 6、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 重要提示 临床证据包括感染部位的直接观察(如伤口)或浏览病历与其他临床记录 临床医师(内科外科)在手术、内镜检查、其他诊断检查的直接观察或临床判断诊断的感染也是可以接受的诊断。除非存在相反的证据。如SSI诊断标准中“外科医师或内科主治医师诊断的”,除非特别声明,内科住院医师单独诊断的不被接受。 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时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 一、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 ??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 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一、下呼吸道感染 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 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 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 二、血管相关性感染 临床诊断 ??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 说明: ??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 ≥15cfu/平板即为阳性。 ??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三、败血症 说明: ?? 1.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血液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 ??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4. 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感染。 ??5. 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 三、败血症 临床诊断 ?? 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 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 2.有全身中毒症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