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温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2015.11.3
1.1 凋落物
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或有机碎屑,是指在生态系统内,由植物产生并归还到地面,作为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
广义上:凋落物分为叶凋落物、死亡根系和倒木
1.1 凋落物
土壤发育
水文效应
物质循环
1.2 全球变暖
来源: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IPCC
1.2 全球变暖
1.3 意义
凋落物分解对于土壤碳存储和养分的可利用性有重要影响
增温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有潜在的影响,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改变会反作用于全球气温的变化
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主要由三大因子决定:
气候、凋落物质量、分解者
2 气候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改变降雨格局
气候变暖
2.1 气候因素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改变不同生态系统中水热条件
◆化学反应速率
◆降低土壤含水量
影响凋落物的分解
2.1.1 直接作用
湿度改变
温度升高
年平均气温是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密切相关的控制因子,可使凋落物分解率增加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改变降雨格局
气候变暖
2.1 环境因素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全球变暖
长期的作用影响地上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特别是优势物种的功能型以及延长植物生长周期
凋落物质量和分解能力的改变
环境因素的改变,通过地上及地下生物群落的改变,影响凋落物质量和分解者。
2.1.2 间接作用
2.2 凋落物
全球变暖
原生物带植被丰富度和组成的剧烈变化
地上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群落组成的改变
凋落物输入量
气候变暖对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物理特征和化学组分的影响均可能作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
凋落物质量
2.2 凋落物
凋落物输入量:与植被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升温对地上部分的生产力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但是,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升温增加了植被生产力。Norby and Luo (2004) 整合分析表明,综合考虑所有的研究区域,升温平均增加了地上植被生产力达19%,然而这种响应会随着MAT的增加而降低。
2.2 凋落物
凋落物质量称之为“基质质量”,定义为凋落物的相对可分解性,其中包括诸如含有C、N、P养分元素的易分解组分和木质素、纤维素等难分解有机组分。
增温
植物群落原有物种短期内化学性质的改变
凋落物质量
群落中物种组成的长期变化
2.2凋落物
举例:漆姑草
增温
生物量增加
增加植物中C含量,而N浓度相对较低
增加凋落物的数量及C/N
降低分解率
2.3 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蚯蚓、白蚁、昆虫等大型土壤动物以及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各种土壤分解者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凋落物的分解过程。
地上凋落物经过土壤动物的物理破碎后则由大量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将其进一步分解成为简单无机分子或转化为腐殖质。
2.3.1 土壤动物
增温不仅会影响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对不同物种的差异性影响也会进一步地改变土壤动物的物种组成。
2.3.1 微生物
气候变暖对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调控凋落物分解。
气候变暖可以通过对温湿度变化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分解酶的总量和种类,同时影响微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微生物酶直接作用于有机质底物,参与凋落物分解过程,气候变暖对分解底物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同样会影响微生物酶活性及其分解作用。
例如:Suvendu对 4 种理化性质不同的热带水稻生长的土壤进行了增温和升高CO2 浓度处理,发现增温至 45℃时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平均升高41.4%,同时微生物活性也显著升高。
2.3.1 微生物
例如:Julie等通过两年的野外增温实验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增温的强烈影响,同时细菌数量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而真菌群落数量显著增长,特别是外生菌根真菌,同时其相应的地上灌木树种也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类群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选择了不同的生活对策。
2.3.1 微生物
3 总结
经过多年的研究,小结一下现有的试验方法、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方法:
室内缩微试验
原位模拟增温试验(OTC、电缆加热、红外加热)
自然梯度试验
研究结果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长期大尺度增温
短期小尺度增温
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
提高凋落物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pdf VIP
- 山东省烟台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干法》稻盛和夫.pdf-2019-02-13-13-27-03-150.docx VIP
- 筋伤-踝部筋伤(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57页】.pptx VIP
- 室内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加利福尼亚州驾驶员手册简体中文版.pdf VIP
- 初中物理跨学科设计方案.docx VIP
- 毕业设计总结集锦3篇.docx VIP
- 2025年股东董事增资备忘录.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