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伤情判断与临床表现 (一)烧伤分类 1.按烧伤深度分类: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度四分法,根据烧伤深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2.按烧伤程度分类: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0%~29%之间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 ③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达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达10%~19%;或面积不足上述比例,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吸入性损伤;复合伤。 ④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 (二)烧伤面积计算 1.人体体表面积九分法 口诀: 三三三五六七, 十三,十三,二十一, 双臀占五会阴一, 小腿十三双足七。 2.手掌估算法:不论性别、年龄,五指并拢后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此法简易,常用于小面积烧伤估计和辅助九分法评估烧伤面积。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1)疼痛:烧伤后病人出现剧烈的疼痛。 (2)休克:严重烧伤后不久心输出量即明显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症状。 (3)发热:大面积烧伤病人可出现体温升高等反应。 2、体征 不同深度烧伤体征 【处理原则】 包括现场急救、防治休克、创面处理和防治感染。 1.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 去除致伤原因后,首要的任务是迅速抢救危及病人生命的损伤,如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中毒等;若心跳停止,应即刻进行心肺复苏术。 (1)保持呼吸道通畅:火焰、烟雾可致吸入性损伤,引起呼吸窘迫,可放置通气管,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合并CO中毒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处,并给予高流量吸氧。 (2)保护创面:防治创面的再损伤和污染。裸露的创面应立即用无菌敷料、干净布类行简易包扎后送医院处理。避免创面受压,避免涂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2.抗休克 液体疗法是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 (1)静脉补液量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进行:伤后第1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液量=烧伤面积(Ⅱ、Ⅲ度)×体重(kg)×1.5ml(儿童1.8ml、婴儿2.0ml),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儿童80~100ml/kg、婴儿100~150m1/kg)。 伤后第2个24小时,胶体与电解质溶液一般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半量,再加生理需要量。 (2)安排补液种类: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一般为0.5:1,严重深度烧伤应为1:1。胶体液以血浆为首选,面积大的深度烧伤可补给部分全血,也可酌情使用适量的右旋糖酐等血浆代用品,但右旋糖酐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000ml。电解质溶液以输入平衡盐、林格氏溶液为主,并适当的补充碳酸氢钠溶液;生理需要量选用5%或10%葡萄糖溶液。上述液体应交替输入,切勿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大量输入水分,以防引起水中毒。 (3)估算补液速度:当日应输入的胶体和电解质溶液总量的1/2要在前8小时内输完,其余量在第2、3个8小时内输入,基础水分则应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 例如,某成人体重60kg,Ⅱ度烧伤面积50%,第1天应补液量为:胶、晶体液=50×60×1.5=4500ml,加生理需要量2000ml,共6500ml.补液总量的一半3250ml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 3、处理创面 、减轻损害和疼痛;防治感染、及时封闭创面,促进愈合。 (1)浅度烧伤创面:Ⅰ度烧伤无需特殊处理,主要是保护创面,避免再损伤。面积小或肢体的浅Ⅱ度烧伤,一般采用包扎疗法:用生理盐水、碘伏等消毒创面后,涂以烧伤软膏,覆盖厚纱布层包扎,包扎厚度为3~5cm,包扎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5cm。内层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特殊部位,如头、面、颈会阴部不方便包扎的创面可用暴露疗法或半暴露疗法。 (2)深度烧伤创面:应及早 1)切痂:切除烧伤组织达深筋膜平面。 2)削痂:削除坏死组织至健康组织平面。 3)植皮:新鲜创面可作游离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等,以修复组织和皮肤的严重缺损或功能障碍。 4、防治感染 (1)暴露创面:充分暴露创面并加强无菌管理。局部可用1%磺胺嘧啶银霜或碘伏等处理。 (2)抗菌药物的使用:创面污染或中重度烧伤者,均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全身使用抗菌药。可先选用二种抗菌药物联合抗感染,以后再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加以调整。 (3)支持治疗:大面积烧伤后,需增加热、氮量的摄入或肠内、外营养支持。 【常见的护理诊断和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与头面部、呼吸道或胸部等部位烧伤有关。 2、体液不足 与烧伤后大量体液自创面丢失、血容量减少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组织破坏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烧伤后毁容、肢体残障及功能障碍有关。 5、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烧伤后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和摄入不足有关。 6、潜在并发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