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清新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0课《谈语言》学案
课题 10.谈语言 学习目标 1.掌握“推敲、斟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不假思索”等词语。
2.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
3.熟读课文,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
4.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 学 习 过 程 备注 六、布置预习
1.学生自主掌握生字词情况(包括读音、字形、解词、连词成句等)。
2.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3.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推敲、斟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不假思索”等词语。
2.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
3.熟读课文,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
4.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编写课文结构提纲,概括作者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
预设问题二:找出文章运用的举例论证并说明其作用。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未直接提出,请同学们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五、当堂达标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5分)
①近读王选夫妇20世纪80年代初写给两个侄女的一封家书,其中谈到他们特别欣赏那种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长年累月下来最后获得成功的人。读过之后,我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共鸣:拒绝急功近利的理念贯穿这封家书的始终。
②由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他的精神状态;因此拒绝急功近利,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③那么,拒绝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从何而来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所说:“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秉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滋润,不断净化,不断提升。我们向往的崇高境界当然不能靠上天的赐予,也不是一时灵感闪现所能带来的。从王选夫妇的这封家书中,我们顿悟:坦然拒绝急功近利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崇高境界的支撑,而崇高境界是在人生历程中的艰苦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的。一个人眼界宽阔,胸襟坦荡,百折不挠,心态开放,气定神闲,取决于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取决于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自我反省,舍此,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无法抗拒庸俗化的功利诱惑,你也无法走出急躁、浮夸、肤浅的怪圈。
④拒绝急功近利,对今天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下的我们,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学界常常感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欢乐的家长,梦想一夜暴富而不愿工作的“啃老族”,期盼著作等身而论文作假的知名教授,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成瘾的年轻学子:一切曾经潜滋暗长上不了台面的蝇营狗苟在潜移默化中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肆行无忌。
⑤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就必然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最终就会身败名裂:这就是急功近利使然的内在逻辑。然而,人们要想超越急功近利,远离庸俗浅薄的困扰,保持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却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让我们记住王选夫妇在这封家书结尾处写下的那简短却更令我们怦然心动的话吧:“要力求掌握真才实学,不图虚名,要真正做到这点不太容易,特别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我们常在为此努力。”
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本文第段的作用是 本文第、两段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本文末句说:“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我们常在为此努力”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去努力?
答: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