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信息流通对策 国内目前在生物入侵方面的信息很多,但不能有效地沟通。成立国家生物入侵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库,有效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局域网,将会加强信息流通,对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豚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生长旺盛的杂草,株高可达一米。每年7-8月份开花。在抗日战争期间,豚草的种子随着日本侵略军的马饲料传播到中国和亚洲大陆,豚草产生的花粉是人类花粉过敏症(枯草热,也称花粉症)的主要致病原,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危害人类健康。 飞机草,学名香泽兰,菊科植物,植株高达1-3米。 原产于中美洲,现在南美、非洲、亚洲热带地区。 20世纪20年代作为香料植物引入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已侵入海南、广东、台湾、广西、云南、贵州、香港、澳门等地,并向亚热带扩展。飞机草可危害多种作物,侵犯牧场,还能放发出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生长。其叶有毒,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可引起家畜、家禽和鱼类中毒。 毒麦:又名小尾巴麦、毒麦草、黑麦子。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一年生或越年生麦田恶性检疫性杂草。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籽粒受真菌侵染后,产生毒麦碱,误食后能痲痹中枢神经。但茎叶无毒。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 假高粱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在已传入很多国家。它能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是宿根多年生杂草,一株植株可以产28000粒种子,一个生长季节能生产8公斤鲜重的植株和70米长的地下茎,1平方公里面积上的所有地下茎总长度可达86-450公里,能萌发的芽数可达1400万个。假高粱的种子一旦成熟极易脱落,在土中保存3-4年仍能萌发,在干燥适温下可存活7年之久。 假高粱是谷类作物、棉花、苜蓿、甘蔗、麻类等30多种作物田里的主要杂草。它不仅使作物产量降低,还是高粱属作物的许多害虫和病害的寄主。它的花粉可与留种的高粱属作物杂交,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农作物最危险的杂草之一。 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原产于非洲,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夜行性、杂食性,大多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福寿螺:原产于热带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食用螺类,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 , 广泛分布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植物检疫害虫,专门取食植物叶片,食性很杂,能危害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花卉等在内的300多种植物,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1979年在辽宁省丹东首次发现,现在已经蔓延到中国很多个城市,包括沈阳、唐山、秦皇岛、烟台、上海等地,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洲,是一种以松墨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毁灭性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1982年从美国和日本传入我国,是国家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松材线虫已造成江苏、安徽、广东、重庆、山东和浙江五省的1600万株松树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人民币,造成森林生态效益损失216亿。 互花米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由于其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虽然互花米草在海岸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全球的海滨湿地土著物种,所以许多国家正在将其作为入侵植物实施大范围的控制计划。 我国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保滩护堤中起到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鉴赏论文.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考题猜想 专题02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与模型(7种热考模型).docx VIP
-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及范文(全套2019年新教材).docx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0795综合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表面工程技术.ppt VIP
- 【全面新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VIP
- 粤教粤科版科学一上 第7课《植物是生物》教学设计.doc VIP
- 出海服务企业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手册.doc VIP
- 3HP焓差实验室建设与技术实施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