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雨霖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
《雨霖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2、品味鉴赏名句。
【教学难点】
感受、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自然导入
课前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雨霖铃》
大家喜欢唱歌吗?刚才这首歌大家会唱吗?它是台湾已故著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根据柳永的词《雨霖铃》谱成的歌曲。古人写词本就是配乐歌唱的。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柳永的《望海潮》,柳永在词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画卷,非常形象生动,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北宋。然而,最能代表柳永婉约词的作品是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雨霖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二、介绍词牌
《雨霖铃》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念贵妃,遂作《雨霖铃》一曲,以寄恨焉。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三、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找出这首词的词眼:“伤离别”
2.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可这苦痛在诗人的笔下却化作了美丽的诗篇。
学生自由回答:曾经学过的或是知道的抒写离别的名句
教师补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3.小结: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哀婉、悲伤、凄清
4.请2~3位学生朗读这首词。
朗读指导:基调低沉,应读得慢些,深沉些,尽量通过朗读传达出词人的悲伤愁苦之情。
5.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雨霖铃》
6. 学生齐读。
五、赏析:
1. 把握主旨
根据词的上阕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寒蝉凄切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对长亭晚
(3)离别的天气:骤雨初歇
(4)离别的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离别的去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归纳: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离别难)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思念苦)
分析下阙抒写的别后的痛苦
四重痛苦:1、无限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无家可归: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无心赏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无人倾诉: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1)分别找出上下阙中的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词语。
(2)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情与景是怎样的关系?
(3)归纳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
3.名句赏析:
问:这首词中,你觉得哪一句或哪几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由本组选出代表来回答,形式是抢答。
教师点评。
补充: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人盛赞此句是千古名句: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残月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4. 学生再次齐读,感受词人的离愁别绪。
六、课堂小结 :
词的上阙在凄凉环境的衬托之下,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状。下阙设想远别后的思念和久别后的凄清。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七、拓展练习,巩固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2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1.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3.3 一代雄狮拿破仑2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3.2 美国国父华盛顿2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3.1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1.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2.2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4.2 圣雄甘地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5.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西学东渐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
- 2016年高中数学 1.3.1 交集、并集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6年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6年高中数学 1.2 集合的基本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6年高中数学 2.1 对函数的概念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12七年级生物上册 苏教版 植物根的生长.ppt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解析.ppt VIP
- 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ppt课件.pptx VIP
- 历史学秦汉史试题集萃.doc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测算表.xlsx VIP
- 2022年钠离子电池行业研究 钠离子电池技术不断成熟_大规模量产在即.docx VIP
- 2025年秋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表.pdf VIP
- t大板铜精炼技改解液净化工程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州直事业单位面向全州考聘工作人员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 (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