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侧向弯曲 (腿侧向移动) 俯卧,肘支撑 双腿向两侧滑动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腹部抗阻(上推) 仰卧,屈膝,双手放在膝上方 膝手对抗,感受腹部肌肉收缩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腹部抗阻(侧推) 仰卧,屈膝,左手放在左膝外侧 膝手对抗,感受腹部肌肉收缩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体侧弯曲 靠墙站立,双肩贴墙, 躯干向一侧侧屈,回到中立位,再向另一侧侧屈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腰部伸展(推墙) 面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置于墙上,肘屈曲 伸直双臂,腰部伸展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稳定性(屈膝转动) 仰卧,屈膝,收紧腰腹 双手放在骨盆前,双膝转向一侧,保持骨盆不动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稳定性 (脚后跟滑动) 仰卧,屈膝,收紧腰腹 缓慢屈伸一侧下肢(足跟滑行),保持腰部不动 *增加难度:足抬离床面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控制 (骨盆前倾) 站立,背靠墙 双手置于腹前,感受腹部向前运动,骨盆前旋,腰曲增大 亚急性期的运动治疗 臀肌、腰肌力量 (脚跟挤压) 俯卧屈膝,双脚并拢,膝略分开 两脚后跟相互挤压,腿略后伸 腰曲增大与腰曲减小的对比 骨盆前旋 骨盆后旋 髂腰肌短缩 多裂肌无力 大腿前群肌肉短缩 (缝匠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 膕绳肌短缩 竖脊肌短缩 竖脊肌无力 腹肌无力 腹肌短缩 臀大肌无力 臀大肌短缩 腰曲增大 腰曲减小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髂腰肌的牵伸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大腿前群肌肉的牵伸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腰背肌的牵伸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腹肌的力量训练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臀肌的力量训练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整体稳定性的训练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整体稳定性的训练 慢性期的运动治疗 躯干整体稳定性的训练 * * * 30-40%可在2-3周内恢复,80-90%可在2个月内恢复,但50%患者将再次发作,约40%可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 * * * * * * * * 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棘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骨盆分离试验。反之,双手将两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能诱发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骨盆环骨折。 床边试验:病人取仰卧位,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双手抱膝关节尽力屈髋屈膝,检查者用手将患肢尽力后伸,若引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也可让病人取健侧卧位进行上述检查。本试验是检查骶髂关节病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伸髋试验: 患者仰卧,臀部靠近床边,先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贴近腹壁,患者双手抱膝以固定腰椎,患肢垂于床边,检查者一手按压健侧膝关节,帮助屈膝屈髋,另一手用力下压患肢大腿,或检查者双手用力下压垂于床边的大腿,使髋关节尽量后伸,则髋骼关节转动发生摩擦,若在该侧骶骼关节出现疼痛则为阳性,说明骶骼关节有疾患。 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将健腿极度屈曲并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躁部,使膝关节屈曲90°,再将患肢向后牵拉,使髋关节尽量过伸,另一手将骶部向前推压,则骶骼关节便向后转动,若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腰椎曲度、椎间隙、骨赘等 CT、MRI:能够对椎间盘的突出位置、突出程度及方向,神经根、硬膜囊等突出物的相对位置做出准确判断。 肌电图和时间强度曲线 肌电图:神经系统有无损伤及损伤部位,区分神经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发现神经早期损害 时间强度曲线:神经损伤的程度的判断,恢复程度的判断和损伤部位、病因、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导治疗。 下腰痛评定量表(JOA score) 从主观症状、体征、ADL受限、膀胱功能四个方面 主观症状最高分9分,分三项:下腰痛、腿疼或麻木、步行能力 体征最高分6分,包括:支腿抬高、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ADL受限最高分为14分,包括:卧位翻身、站立、身体前倾、洗漱、坐(1h)、举物持物 膀胱功能为负分,最低分为-6分。 一、常规康复治疗 (一)健康教育 (二)卧床休息 (三)腰围制动 (四)药物治疗 (五)注射疗法 (六)腰椎牵引治疗 (七)物理治疗 (八)手法治疗 (九)中医传统治疗 (十)运动疗法 (十一)椎间盘微创手术 (二)卧床休息:只有在急性下背痛,且患者疼痛较剧烈是,可指导患者短时间卧床休息,一般不超过2-3天。可采用轻度屈髋屈膝平卧位。 (三)支具(腰围):不应长时间使用 (四)药物: 若为急性发作期,可使用3天的激素+甘露醇静点治疗。 止痛药,即解热镇痛药或非甾体消炎药,使用不超过2周。 营养神经药:维生素B1、B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VIP
- 学校食堂供应商评价表(参考模板).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