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青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解剖结构 脊柱: 人体的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每一节椎骨与相邻的椎骨之间都是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以及椎间盘相互连接的。 从前面看脊柱成一条直线,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 解剖结构 椎骨 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与椎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相连形成椎管(走行脊髓)。椎弓与椎体相连部分叫椎弓根(上方有椎上切迹、椎下切迹,相邻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走行脊神经和血管)。椎弓的后部称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蛋白多糖和水分构成)和纤维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构成)两部分组成。 腰椎周围的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体),黄韧带(连接相邻椎弓板之间的短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椎弓) 关节突关节: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 关于椎间盘 椎间盘 解剖生理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玻璃样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占脊柱全长的1/4。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其平均厚度为1mm。它的作用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纤维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2倍。纤维环甚为坚固,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椎间盘 髓核为脊索残余组织,灰白色,水的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纤维软骨所取代。各种成分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胶样结构。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变为扁平。 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椎间盘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 2.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 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 4.缓冲作用。①髓核具有可塑性,可以平均向各方向传递;②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7.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 关于椎间盘病变 发病年龄:20~50岁 男性多于女性 占腰腿痛患者的35% 以4~5腰椎最为常见 职业特点 体力劳动者居多 病因 退行性病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累积伤是主要诱发因素 腰椎退行性改变 损伤 遗传性因素 腰骶先天异常 妊娠:腰骶部承受重力大,椎间盘损害大 外伤 急性损伤如腰扭伤,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不良体位的影响 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包括坐、站、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这就要求脊椎及椎间盘应随时承受各种不同的外来压力。如超出其承受能力或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则可遭受外伤或累积性损伤。例如抬举重物时的姿势十分重要,不良姿势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病理及分型 1. 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分型 后外侧突型 压迫相应部位神经根 中央型 压迫脊髓、马尾神经和累及两侧神经根 2.根据病理变化和CT、MRI所见分型 膨隆型 突出型 脱垂游离性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临床表现 症状 腰痛 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的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 坐骨神经疼痛 腹压增加时加剧,发病率L4/5L5/S1S3/4,从下腰部向臀部,小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痛。 马尾神经受压综合症 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体征 压痛 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叩痛,并引起下肢放射痛 脊柱变形和活动受限 60%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消失,脊椎侧凸、前凸或后凸,腰部活动受限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改变 直腿抬高试验 腰间盘突出症 辅助检查 腰椎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凸、椎体退行性病变和椎间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