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志鸿优化设计 赢在课堂】2015秋高中数学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学案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探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合作学习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平面AADD与平面ABCD垂直,直线AA垂直于其交线AD.平面AADD内的直线AA与平面ABCD垂直吗?
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
问题1:如图,若αβ,α∩β=CD,AB?α,AB⊥CD,AB∩CD=B.讨论直线AB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
问题2:能不能用三种语言描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给出证明?
问题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特点有哪些?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1】 如图,已知平面α,β,αβ,a⊥β,直线a满足a?α,试判断直线a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
【例2】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AB=2,BC=的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底面ABCD.
(1)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2)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3)求直线AB与平面PCD的距离.
【例3】 如图,把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AB旋转至△ABD的位置,使CD=AC.
(1)求证:平面ABD平面ABC;
(2)求二面角CBDA的余弦值.
【例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3,BC=3,沿对角线BD把△BCD折起,使C移到C,且C在平面ABC内的射影O恰好落在AB上.
(1)求证:ACBC;
(2)求AB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二面角CBDA的正切值.
五、变式演练,深化提高
1.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BB1=1,直线B1C与平面ABC成30°角,求二面角BB1CA的正弦值.
2.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M为BC的中点.
(1)证明:AMPM;
(2)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六、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七、作业精选,巩固提高
课本P74习题2.3B组第1,3题.
参考答案
问题1:直线AB与平面β垂直.
问题2:①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描述为: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②符号语言描述为:?ABβ.
③图形语言描述为:如图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过程如下:
如图,已知αβ,α∩β=a,AB?α,AB⊥a于B.
求证:ABβ.
证明:在平面β内作BECD垂足为B,则ABE就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
由αβ,可知ABBE.又ABCD,BE与CD是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B⊥β.
问题3: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特点就是帮我们找平面的垂线,因此它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
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口诀是:“见到面面垂直,立即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
四、【例1】 解:在α内作垂直于α与β交线的垂线b,
α⊥β,
∴b⊥β.
∵a⊥β,
∴a∥b.
∵a?α,
∴a∥α.
即直线a与平面α平行.
【例2】 解:(1)证明:在矩形ABCD中,BCAB,
又平面PAB底面ABCD,侧面PAB∩底面ABCD=AB,BC⊥侧面PAB.
又BC?侧面PBC,侧面PAB侧面PBC.
(2)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PE,CE,又△PAB是等边三角形,PE⊥AB.
又侧面PAB底面ABCD,PE⊥平面ABCD.
PCE为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角.
PE=BA=,CE=,
在Rt△PEC中,PCE=45°为所求.
(3)在矩形ABCD中,ABCD,
∵CD?侧面PCD,AB?侧面PCD,AB∥侧面PCD.
取CD的中点F,连接EF,PF,则EFAB.
又PE⊥AB,∴AB⊥平面PEF.又AB∥CD,
∴CD⊥平面PEF.平面PCD平面PEF.
作EGPF,垂足为G,则EG平面PCD.
在Rt△PEF中,EG=为所求.
【例3】 解:(1)证明:(证法一):由题设,知AD=CD=BD,作DO平面ABC,O为垂足,则OA=OB=OC.
O是△ABC的外心,即AB的中点.
O∈AB,即O平面ABD.
OD?平面ABD.平面ABD平面ABC.
(证法二):取AB中点O,连接OD,OC,
则有ODAB,OC⊥AB,即COD是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
设AC=a,则OC=OD=a,
又CD=AD=AC,CD=a.∴△COD是直角三角形,即COD=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doc
-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5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鲁教版.ppt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九章 第2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第19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15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国家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doc
-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案.doc
- 安全评价指南 T CTS26—2024 说明书.pdf
- 平衡车使用手册.pdf
- Schmersal施迈赛安全传感器BNS 260操作指南.pdf
- EMA电子(智能型电子式压力传感器)M-PA-ALL-V1.6 M-PA11-PA41-PE-CN-V1.3 说明书.pdf
- Shenzhen Jinwei Power Technology 锂电池保护板 EK-BM3R10S80A 说明书.pdf
- MakerBot MakerBot用户手册 3D打印机 Treatstock Replicator 2 用户手册.pdf
- MileHaoXiangTechnologyCo.,Ltd动力冲浪板DLE118CC使用说明书.pdf
-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教育软件竞赛 2025年四川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参赛指南.pdf
- Pruent小叮当 3D打印机 X2 用户手册.pdf
- 乘用车外观改装T CPQS A0007—2021检验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