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转坡角ω 纵断面上相邻两坡度线相交时的交角,用ω表示 ω的大小近似等于相邻两纵坡的代数差 凸曲线与凹曲线的判断 ω为正时,是凸曲线 ω为负时,是凹曲线 竖曲线几何要素计算 竖曲线布设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竖曲线标高 起点桩号=变坡号桩号-T 终点桩号=变坡号桩号+T 竖曲线标高修正值方程 竖曲线上设计标高计算 凸曲线设计标高=切线标高— 凹曲线设计标高=切线标高+ 竖曲线的标高及方程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半径各要素及桩号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标高。 【解】 (1)计算竖曲线要素 (“+”为凸形竖曲线)。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例题2-6】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2)计算设计标高 竖曲线起点桩号:(K5+0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m 竖曲线终点桩号:(K5+030)+90=K5+120 竖曲线终点高程: 427.68-90×0.04=424.08m a、桩号K5+000处 横距 x1=(K5+000)-(K4+940)=60m 竖距 该处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设计高程: 426.18-0.9=425.28m 【例题2-6】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b、桩号K5+100处 横距 x2=(K5+120)-(K5+100)=20m 竖距 该处切线高程:424.08+20×0.04=424.88m 设计高程: 424.88-0.1=424.78m 【例题2-6】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坡设计注意事项 纵坡设计时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纵坡长度不应过短 ,避免短距离内起伏过频 沿河布线的路线纵断面设计线应高出表2-62列频率水位标高0.5m以上 桥上纵坡不宜超过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超过5%,位于市、镇或交通繁忙路段桥上与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超过3% 纵坡设计除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尚应考虑各种车辆及运输工具爬坡能力,下坡安全方面的要求 尽可能适应自然地形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工程量与其他工程量,降低造价 三、纵断面线形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满足道路与两侧街坊排水,道路与侧石顶面标高低于两侧街坊或建筑物地平标高 设计线必须满足城市地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要求 防止损坏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0.7m 道路纵断面设计,协调城市立面布置,应与相交广场、道路、出入口等平顺衔接 城市道路纵段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公路等级 城市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 快速路 一级公路 主干路 二级公路 次干路 三级公路 支路 四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表2-62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应同时使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两方面均符合规定 对于同向竖曲线,若竖曲线间直线坡段不长时,应尽可能取消直坡段合并为单竖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臂竖曲线 对于反向竖曲线之间必须设有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按设计车速3s行程长度,即不短于 竖曲线设计 计算行车速度(Km/h) 凸形竖曲线半径(m) 凹形竖曲线半径(m) 120 20000 12000 100 16000 10000 80 12000 8000 60 9000 6000 40 3000 2000 从视觉观点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值 表2-63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竖曲线两方面重合,是平、纵线形最好的组合 使平曲线长于竖曲线(将竖曲线包括在内)更好 平、纵线形组合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 第三节 道路纵断面设计 平、竖曲线重合时,其曲线半径大小应保持均衡,一般平、竖曲线半径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全解总复习含丰富动画分解.ppt
- 2015桃花节分解.pptx
- 2015郑州IBM智慧芯城项目推广策略思路44p分解.ppt
- 2015最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解.ppt
- 2016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第1课时_声现象_分解.ppt
- 2016高考地理备考与策略分解.ppt
- 2016图文转换分解.ppt
- 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课件(精品450页)分解.ppt
- 130626太钢不锈钢讲学2-成国光分解.ppt
- 201104中信东莞塘厦龙林高速出口项目定位策划报告204p分解.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