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便随现象 物质的形态、状态发生改变 颜色改变、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发光、发热等 本质区别 宏观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距离发生
变化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观察法和实验法
⑴如果想知道一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它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通过 观察 和 实验 等方法,从物质的 状态 、 颜色 、 温度 (吸热或放热)、 有无沉淀 或 气体 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推测他们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吸水性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腐蚀性、毒性、酸碱性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三、硫酸铜晶体的主要性质(重点)
(1)物理性质:形状规则的 蓝 色晶体,俗称 胆矾 或 蓝矾 ,化学式为 CuSO4·5H2O ,易溶于水形成 蓝 色溶液。
(2)化学性质:
①取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能观察到 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同时 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 Δ CuSO4 + 5H2O ;
②向硫酸铜粉末中逐滴加入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 + 5H2O==CuSO4﹒5H20 。根据这一现象可以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 水 的存在。
③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现象是 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
小结:
物质名称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铜 化学式 CuSO4 CuSO4﹒5H20 溶质:CuSO4 Cu(OH)2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蓝色晶体 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 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一、离子
1.离子的含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2.离子的种类:带正电荷的叫做 阳 离子,带负电荷的叫做 阴 离子。
二、电离
电离的含义: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例: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Cl在水中电离出Na+ 和Cl- ,电离方程式: NaCl==Na++Cl- 。
三、认识酸、碱、盐
1.酸和酸性物质
(1)列举常用的酸
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弱酸:醋酸(CH3COOH)、亚硫酸(H2SO3)、碳酸(H2CO3)
(2)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例:写出下列几种酸的电离方程式,并说明酸根离子。
盐酸: HCl==H++Cl- ;
硫酸: H2SO4==2H++SO42- ;
硝酸: HNO3==H++NO3- ;
碳酸: H2CO3==2H++CO32- ;
(3)酸性物质: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的物质。
①酸的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 氢 离子的作用。
②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 + H++ SO4-,则NaHSO4溶液显 酸 性,属于 酸性物质
(“酸”或“酸性物质”)。
③酸和酸性物质的关系:酸性物质包含酸。
2.碱和碱性物质
(1)列举常用的碱
强碱:KOH、Ca(OH)2、NaOH、Ba(OH)2 弱碱:氨水(NH3·H2O)
(2)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碱的阳离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NH4+)。
例:写出下列几种碱的电离方程式。
氢氧化钾: KOH==K++OH- ; 氢氧化钙: Ca(OH)2==Ca2++OH- ;
氢氧化钠: NaOH==Na++OH- ; 氢氧化钡: Ba(OH)2==Ba2++2OH- ;
(4)碱性物质: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的物质。
①碱的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 氢氧根 离子的作用。
②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和NaHCO3(俗称:小苏打)溶液都显 碱 性,属于 碱性物质 (“碱”或“碱性物质”)。
③碱和碱性物质的关系:碱性物质包含碱。
四、酸碱指示剂(重点)
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判断溶液的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销售行业述职报告5篇.docx VIP
- 英语必备词汇(思维导图版).doc VIP
- 汽油、柴油仓储及50万吨_年甲醇汽油调配添加剂调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润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oc VIP
- GB T 3810.14-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 耐污染性的测定.docx VIP
- AIAG 第三版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培训教程-学员版.pdf VIP
- 文件检验相关知识试卷涵盖检验准备鉴定等内容.doc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总结.pdf VIP
- 2024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专任教师岗位招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工业碳排放绩效研究.pptx VIP
- 瓦楞纸板箱生产环境质量控制手册与程序汇编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