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辅导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汇总.ppt

自闭症-辅导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辅导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 邓永兴 电话---3212 E-mail:sz-dyx@163.com 基本理念 零拒绝 融合教育 一体化教育 回归主流 随班就读 何为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指的是把有特殊教育需要(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病弱等)的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一般一个班级中安置一至三名特殊需要学生)就读,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共同进步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 随班就读的意义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有利于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的全面融合。 随班就读是残疾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有利于培养一批普特结合的教师队伍。 执行国家法律,体现公民的受教育权。 我国的法律规定 《义务教育法》 《中国残疾人事业工作纲要》 1988年 《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年 《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 1994年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 自闭症的发现、报道 凯纳(Leo Kanner ) 美国 1938年 首次发现 1943年 11名(8男3女)《情感接触的自闭障碍》 继Kanner首次报道以后,美国、欧洲也有类似特点的病例报道。 中国 陶国泰教授 1982年, 4例 1989年中国精神病学分类第二版正式将儿童孤独症归属于儿童精神病并在其后注明为全面性发育障碍。 自闭症的临床特征 主要特征 社会交往障碍 言语发育及沟通障碍 局限性及固执性行为方式 相关特征 感知觉的异常 智力缺陷 行为异常 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异常 缺乏体会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情绪障碍 学龄期的异常行为 不能建立伙伴关系 与家人缺乏正常交往 孤独一人玩/找同一个人玩 不做眼对视和应用手势 抵制触摸 不主动进行言语沟通 学龄期的异常行为 冷漠型 被动型 主动奇特型 学龄期的异常行为(冷漠型) 回避与人接触,社交中不会使用眼神和手势 不主动讲话,沟通不起来。 对建立友谊不感兴趣。 不会表达情感,也常因此而发脾气。 多伴发精神发育迟滞。 学龄期的异常行为(被动型) 不回避社交,但不自然,反应不适宜。 沟通和行为生硬、刻板。 发育水平高者较易管教。 学龄期的异常表现(主动奇特型) 重复问一些问题。 不适宜的触摸。 以自己的兴趣谈话,且谈话姿势、表情与众不同。 谈话中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少年期的异常表现(社会交往技能) 50%社交兴趣和技能有明显进步。 缺乏结识至建立友谊的技能。 不理解社会公共规则的意义。 少年期的异常表现(语言和沟通) 有一部分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相当好,但仍有奇特方式。 有的从不使用表达性手势。 有的讲话生硬、迂腐、不自然 行为:10%--35%不明原因的退化。 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 学习动机薄弱、缺乏主动性 专注力奇特,学习和思考中容易分心。 理解和思考力不强,机械性学习优于思考性学习 视觉学习常优于听觉学习 空间性学习优于时间性学习 过度选择,类化困难 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其学习 特殊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 实用性原则 社会化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一致性原则 个别化教育原则 兼顾性原则 缺陷补偿原则 特殊的教学法 行为矫正法 任务分解法 个别指导法 诊疗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 多重感觉教学法 伙伴带动、帮教结合 自闭症儿童的随班就读 面临的困难 辅导原则 教学策略 基本要求 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学校) 缺乏合格师资 缺乏设备资源 缺乏合理资金 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老师)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 班级人数多,无暇顾及随读生。 班级管理难度大。 教学难度大。 与家长沟通难 自闭症学生面临的困难 兴趣狭窄。 社会互动受损,不知道怎样与其它人相处。 难于集中注意力。 学业压力大。 心理问题多(行为的同一性;孤独;冲动、退缩;情绪困绕)。 辅导原则 稳定情绪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合理安排教学环境 养成规范的学习模式 辅导原则 加强功能性、生活化的教学 创设语言、沟通环境,协助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 教导儿童合适的发泄方式或情绪表达方式 充分调动同学的带动作用,帮教结合 辅导原则 合理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加强教学互动,促进学习转移 善用信息科技 加强心理建设,改善固执、自我刺激等不适当行为 。 基本教学策略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